一次開車回去的路上。蕭堯問我:“爸爸,為什么每次你和叔叔們吃飯,都必須要求我們一定要聽呢?”
“用餐時有用餐時的規(guī)矩。叔叔們都是你的長輩,他們都在說著話,你們在餐桌上笑鬧著,聲音幾乎要蓋過叔叔們談話的聲音,這成何體統(tǒng)?爸爸問你,如果你和妹妹們在聊天,爸爸和媽媽大聲說話,干擾你們之間的交流,你心里是否會不舒服呢?何況他們還是長輩!”
蕭堯半天沒有說話。
我半開玩笑地說:“好好聽爸爸和叔叔的談話,你們會學到很多道理。再這樣不懂規(guī)矩,第一次咳嗽提醒,第二次眼神提醒,這兩個步驟做完了,你們還不改,就別怪爸爸‘棍下無情’了!”
“爸爸,我們知道了,我們改!”一聽到“棍下”兩字,幾個孩子都搶著說了起來。我的心中則暗自發(fā)笑。
漸漸的,孩子們明白了與客人同桌吃飯的規(guī)矩,也發(fā)現(xiàn)了與客人間的談話有許多益處,不僅不再私下聊天,還常常主動地給客人添茶敬酒,成了父親待客的好幫手。
我不僅教給孩子們在飯席間待客之道,還教會孩子們?nèi)绾卧诩抑杏雍徒哟腿恕C慨敿抑杏锌腿说皆L,我便會讓孩子一同在門口迎接,為客人倒水沏茶,同時讓蕭堯幫著自己一起給客人做飯。在一次中秋家族團圓聚會之際,飽受稱贊的一道菜便是兒子蕭堯的“剁椒魚頭”。兒子搶了自己風頭,讓我又可氣又自豪。
如今,即使我和妻子不在家,我也可以放心地將接待客人一事交給兒女去做,只需告訴蕭堯來客的數(shù)量和性別年齡,蕭堯便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親自操持出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接待客人時禮貌且落落大方,并能為客人安排好房間住宿,時刻留意客人的情況和需要。每當客人離開時,對著四個“90后”的孩子無一不交口稱贊。對于我來說,這便是我教育孩子們待客之禮最大的成功。盡管我的孩子們一直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幾乎沒出過家門,但是他們并未與社會脫節(jié)。并未與社交禮儀脫節(jié),在秉承禮儀方面,他們是我最大的驕傲。
對孩子進行“宮廷式”禮儀訓練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我是一個注重細節(jié)且有規(guī)劃性的人。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就為孩子們制定了嚴格的禮儀訓練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僅是“尊重長輩”、“尊敬師長”、“待客之禮”這三個大方面,而是精確到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事實上,我已把自己的家都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禮儀之邦”。
從孩子們剛開始學走路開始,我便對他們走路的儀態(tài)、姿勢有著嚴格的要求。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直,走路彎腰駝背可不行。坐的時候蹺二郎腿、歪七扭八可不行,必須抬頭挺胸收腹、保持勻速行進,必要時讓他們頭頂書本訓練。坐在書桌前做功課的時候,也要保持背部挺直,視線和桌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如果做得不好,哪里沒做到,就打哪里。這套訓練,在古代可以拿來訓練宮廷里的“貴族”,在現(xiàn)代可以拿來訓練模特。我全用上了,即使在我訓斥孩子甚至用藤條體罰孩子的時候,也要求每個孩子都站得直直的。我堅信儀態(tài)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作風和態(tài)度。
孩子們常常也會抗議:“爸爸,這樣太累了,我們有時候也想懶散放松一下!”
每當他們抗議時,我就這樣告訴他們:“古代每一個皇太子,都是有嚴格的儀態(tài)訓練的,不僅是要他們有龍威,也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做事的正直態(tài)度。皇太子天未亮便起床研習功課,吃飯、行事都有嚴格的規(guī)矩,有規(guī)矩方可成方圓、方能成大事。每個皇太子的規(guī)矩,都是用戒尺打出來的。且不說皇太子,即使是古代的大戶公子、大家閨秀,哪一個不是堂堂儀表、儀態(tài)優(yōu)雅?累就累點,習慣了就好了?!蔽乙业暮⒆佣汲蔀榇髴艄?、大家閨秀,對孩子的儀態(tài)訓練,便是實現(xiàn)這愿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