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不耐煩地冷哼一聲:“早就跟你說得明白,此事干系重大,不能有絲毫紕漏疏忽!這傷口看起來唬人,其實并無大礙,東洋雖只是彈丸之地,他們的醫(yī)術(shù)卻也有幾分獨到之處?!?
說到這里,花青忽地呵呵輕笑道:“秦家那小子可謹(jǐn)慎得很,若非老夫準(zhǔn)備得妥帖,還真差一點應(yīng)付不來,哼哼,便是對著一個將死之人他也是謊話連篇!”
花如意飛快地看了眼自家主子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明智地閉嘴不語。
三十年來花青身前得力之人來走變換,唯獨他能夠始終被視為心腹,自然不是僥幸,論血緣親疏他只是花家旁支,比才能忠誠他亦非出類拔萃,歸根結(jié)底是因他始終不曾須臾忽略自己的身份,做奴才就要謹(jǐn)守做奴才的本分。
“有話就說!”花青擺了擺手,示意跪在地上的花如意起身說話。
“小人只是擔(dān)心孫小姐……”花如意揣摩著措辭,小心地說道,對花夜霜的擔(dān)憂卻不是偽裝,他看著花夜霜長大,這位百年難出的花家嬌女雖對人總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心地卻是極善良單純,“孫小姐天資聰慧,可畢竟不知江湖險惡,那秦家小子狡猾多端……”
花青枯瘦的臉上露出一抹怪異的笑容:“你是在責(zé)怪老夫沒有將此事的詳情告知霜兒?”不等面如死灰、驚恐欲絕的花如意開口辯解,花青擺手道:“老夫知道你對霜兒的關(guān)愛確是出于本心,霜兒天賦異稟,對匠作技藝一點即透,可她卻實在沒有耍弄陰謀詭詐的天分,以她疏冷驕傲的性子,若非好奇秦氏的四絕三藝,怕是連一句謊言都不屑說,所以對霜兒來說,知道得越多,破綻便越多,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沒有了破綻!”花青極為罕見地對花如意解釋了自己的算計。
花青一輩共有嫡庶兄弟九人,他排行最末,花家雖不過是個世家大族,可這家主之爭也極為慘烈,與康熙年間九龍奪嫡頗有些相似,兄弟之間機關(guān)算盡,最終原本實力最弱的花青在大哥花云的鼎力相助下出人意料地勝出,其中過程波詭云譎,不足為外人道,而那時花如意不過是花家旁支不惹眼的普通青年,對這段撲朔迷離的家主爭奪更是一無所知。
登上了家主寶座的花青施展霹靂手段對幾個參與了爭奪家主之位的兄弟驅(qū)逐的驅(qū)逐、打壓的打壓,終于幾乎將偌大的花家盡數(shù)握在手中——只差一點點,如果沒有了身為長子的花云,那么整個花家再也沒有人能與花青抗衡。
花如意在花青的暗示下,神不知鬼不覺地為他剔除了這根扎在心頭的刺,這想必也是花青之所以如此信任花如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花青身邊的時間久了,花如意隱約地發(fā)現(xiàn)了蛛絲馬跡,那幾個被從花家族譜上除名、遭到驅(qū)除的手足兄弟在離開花家后便如同人間蒸發(fā)了一般不知所蹤,與花青也不無關(guān)聯(lián)。
花青說出來的話在花家便是圣旨,他根本不需向任何人解釋,在花如意的記憶中,這應(yīng)該是花青第二次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而上一次還是八年前……
花如意一點也聽不懂,他緊緊地抿著嘴唇,就像什么都沒有聽到一樣,滿心惶恐的同時還有點受寵若驚。
微微失神的花青忽地笑了笑,對花如意道:“放心吧,霜兒定然無事?!?
花如意也跟著笑了起來。
再美麗的容顏也會有老去的一天,再強悍無情的人也會有疲憊孤獨的時候,今天的花青話特別多,花如意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他的異常,卻不知是因為肋下的槍傷使得他堅韌如鐵的神經(jīng)終于出現(xiàn)了一絲松懈,還是這位執(zhí)掌花家三十年的家主衰老的征兆。
“九爺一向算無遺策,孫小姐定能如愿以償!”花如意的音量不高,語氣卻是無比肯定,見花青微笑點頭,他大著膽子道:“其實咱們花家在匠門之中已然獨占鰲頭,秦家早就是昨日黃花了,依小人看,那勞什子的四絕三藝也就是秦家糊弄外行的把戲罷了!”
花青和煦的微笑倏地收斂,眉頭微微一皺,冷冷地掃了眼花如意,花如意一顆心隨之猛地收緊。
花家與秦家的恩怨糾葛他所知不深,但是秦家未倒之前,花家有一條訓(xùn)誡:花家不得涉足江南!這條訓(xùn)誡的由來花如意不知道,可他卻很清楚當(dāng)年秦家沒少壞花家的好事,十六年前,花家用十三件鈞窯贗品設(shè)局江淮巨富譚望山白銀五萬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時,譚望山請來秦落羽掌眼,結(jié)果害得花家功敗垂成。
八年前秦家一夜之間被斬草除根,花如意也懷疑此事與花青脫不開干系,所以他理所當(dāng)然地認(rèn)為花青對秦家應(yīng)當(dāng)深惡痛絕,這才順勢貶低秦家,沒想到適得其反。
秦家雖然深知樹大招風(fēng)的道理,行事謹(jǐn)慎低調(diào),可畢竟數(shù)百年傳承下來,總會出現(xiàn)些變數(shù)。
秦氏四絕三藝中的三藝指的是“鑒古”、“修補”、“裱褙”,說起來這三藝皆非秦家所獨有,但秦家傳承的技藝卻有獨到之處,“鑒古”不消說,最為世人嘖嘖稱奇的是秦家“修補”和“裱褙”的功夫。
古玩多為易碎易損之物,積代傳承便難免有所破損,古董行里也有專門以修補為生之人,說起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手段,可秦家的修補卻是一絕:半閑堂曾接過一樁生意,將一件碎成了大小三千余片的青銅鼎復(fù)原如初,連古董行里的大家也沒發(fā)現(xiàn)粘補的痕跡,自此秦家“修補”絕技名傳天下。
所說的“裱褙”更是尋常,裱褙又叫“裝池”,也就是字畫裝裱。
字畫大多作于宣紙或是絹綢之上,其質(zhì)地纖薄、柔軟易碎,為了便于收藏、保管和欣賞,裱褙便應(yīng)需而生,裱褙分為“原裱”和“重裱”,原裱可分為“托裱”、“鑲覆”、“砑裝”三步,顧名思義,先以麻紙、布帛等“托裱”,而后鑲邊,最后裝軸完成,說來簡單,其中過程卻極為考校功力,“三分畫七分裱”之說并非夸張。
“重裱”比之“原裱”更加復(fù)雜困難,傳世字畫裱褙之后因收藏保管不妥,極易受潮發(fā)霉、蟲蛀鼠咬或是裱褙破損,這時便需“重裱”,先要剝離原裱,清洗污霉、修補破損,然后再重新裱褙,古人便曾說過:“古跡重裱,如病延醫(yī),醫(yī)善則隨手而起,醫(yī)不善則隨手而斃?!?
由此可見,重裱對于字畫留存何等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