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趨勢,由南向北,先西后東。至乾隆末年,西部肥沃 平原地帶已開盡,遂擴(kuò)及較瘦狹地區(qū)及山麓,而后攀山越嶺, 直抵原住民世代生息之地。
1796(嘉慶元年),六十六歲的漳州人吳沙帶領(lǐng)漳、泉二 府及客籍墾民一千二百多人,入墾尚未納入清朝版圖、不屬于 漢人的噶瑪蘭。
噶瑪蘭即今之宜蘭,地處臺灣東北部群山峻嶺之中,為三
面環(huán)山一面瀕海之扇形沖積平原。天候多風(fēng)災(zāi)、雨水,地性兼 蓄山崖氣概與似水柔情。對外交通不便,陸路為群山阻隔,水 路亦波濤兇險。
此一封閉國度原居有人數(shù)較少的高山族群"泰雅族"及 占多數(shù)的平埔族群"噶瑪蘭族"(Kavalan);泰雅族活躍于 深山峻嶺之中,額刺"王"字圖案,身手矯捷、攀樹蕩藤以狩 獵為主,性兇悍,有獵人頭祈求豐年之習(xí)俗。居于平原之噶 瑪蘭族,或耕作、漁獵、養(yǎng)畜飼鹿,kavalan意即"平原的人 類"。族人居于三十六處番社,沿濁水溪(今蘭陽溪)南北分 布,溪北二十社(稱西勢),溪南十六社(稱東勢),各社自 立酋長及小頭目,互不統(tǒng)屬。為母系社會,行一夫一妻制, 夫從妻居,子女從母住。1650年(明永歷四年、清順治七年) 時,約有九千七百多人,族人不在少數(shù),外人遂以族名稱此地 為噶瑪蘭,亦作蛤仔難、甲子蘭等。
無論泰雅族或噶瑪蘭族,他們從未夢到祖靈警告將有失土
厄運,從未料到漢人如潮浪般涌來,從未見過大隊人馬持斧荷
鋤扛犁對他們說:這荒地需要開墾。
那是1796年秋天,吳沙等一千二百多人越山而入,進(jìn)據(jù) 烏石港南方,合力筑土圍為根據(jù)地開始拓墾,此即頭圍(今頭 城)。這一支有組織有計劃、侵犯性強(qiáng)的開墾隊伍很快引起噶瑪 蘭族的強(qiáng)烈反抗,雙方戰(zhàn)斗激烈,均有死傷。吳沙研判,以武力 蠻墾絕非上策,遂率墾民暫時退回三貂嶺觀望,尋思安撫之道。
他派人遣送俘虜回番社以示好,并向族人謊稱海盜即將來襲,恐 有滅族之災(zāi),官府派他率眾來此屯兵墾田,以護(hù)族人免受海寇侵 擾。族人信以為真,戰(zhàn)斗稍告平息。不久,番社流行天花傳染 病,族人飽受疫病之苦,吳沙贈藥,救活百余人,族人感激,雙 方的敵意消融,族人更分地給吳沙等人開墾,吳沙亦與族人埋石 設(shè)誓(依平埔族群舊俗,意即:只要石頭存留于地下,誓約永不 更改),共約互不侵?jǐn)_。既取得噶瑪蘭族同意,墾拓之速如火燎 原,二圍、三圍陸續(xù)筑出,開辟之地漸廣。
墾路既開,各地流民聞風(fēng)而至,墾務(wù)熾烈,不可澆滅。至 1810(嘉慶十五年),蘭陽溪以北平原墾盡,原居之二十番社 在短短十五年間潰散、他遷,溪北已完全成為漢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