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序 

小和尚的白粥館 作者:釋戒嗔


時間是最奇怪的事物,它總是無聲無息地走過,細微到難以察覺,直至許久才留給我們感嘆。

如果足夠久,和煦的風會變成利刃,一絲絲地將巖石化成塵末;溫柔的水可以穿透一切阻礙,無往不利。

如果足夠久,記憶會點點散去,無論當初如何激情、歡暢與苦痛。

同樣,如果足夠久,那些經歷過千錘百煉的思想,便會漸漸閃光,成為經典。

我們天明寺,說故事差不多算傳統(tǒng)了,師父們愛說,戒嗔愛說,戒傲師弟也愛說。雖然人人都愛說故事,但多少也是有些區(qū)別的,比如,戒嗔愛說一些身邊的小事,而戒傲師弟則擅長說佛經里的故事,也就是那些在千年間被一次又一次提及的故事。

戒傲師弟喜好看書,有些探求的精神,但也并非沒有缺點。戒傲平日雖然聰辨,口齒伶俐,但若人一多起來,便會緊張得口齒不清。

這樣的缺點卻完全不會影響戒傲師弟說故事的效果。同樣的一個故事由戒傲說出來,吐字會是戒嗔的兩倍,有些耳力不清的年長施主特別喜歡戒傲,因為重復次數(shù)多,他們不需要打斷追問就能聽得清清楚楚,而且,這樣的說法方式會令前來聽故事的鎮(zhèn)民們感到超值。每逢戒傲說故事結束,掌聲自然也特別大。

佛經里有許多流傳千年的故事。戒嗔想,任何有生命力的事物,一定會有它的原因,如果我們用心去思索這些融匯著智慧的經典,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很多人以為讀佛書會解決內心的問題,但大家也應該知道,讓傷口愈合的不是紗布,而是你自身的還原能力。如果沒有自己的領悟,質量再好的紗布也只能把傷口遮在里面。

佛在何處?

不在佛經里,也不在佛龕上。

佛就在我們的內心,時時刻刻警醒與救贖我們。

傳遞在耳邊的聲音,遠不如內心的感悟重要,但它就像點燃蠟燭的火柴,雖然不能取代維持燭火的蠟油和燈芯,卻能帶來一分不可或缺的啟發(fā)性光亮。

一直想通過一種方式向大家推薦這些故事,所以便有了這本集子。

在這本集子里,戒嗔所敘述的并非佛經原文,也不是白話直譯版本的佛經,因為無數(shù)高僧大德都已經做過這些事情,戒嗔自認無法做得比他們更好。

于是,我從諸多佛教典籍中摘錄和改編出一些故事,再加上一些原義的解釋與個人的理解,共同組成了這本佛經故事集。

另附一冊《〈小和尚的白粥館〉佛經原典》,有佛經出處與原文,以便施主們多層次理解故事的真義。

希望施主們會喜歡。

釋戒嗔

于天明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