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往往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學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或者是學校教育的延伸。這樣的認識,使得家庭教育失去了其應有的功能。
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的家庭在履行教育的職責時都是怎么做的。
孩子放學回到家中,家長關心的是:今天的作業(yè)完成了嗎?作業(yè)寫完檢查沒有?很多家長會監(jiān)督孩子寫作業(yè),有的家長甚至會一直陪著孩子完成作業(yè)。
一到寒、暑假,家長不僅代替學校老師監(jiān)督孩子完成各種各樣的家庭作業(yè),更是拽著孩子今天去“奧林匹克數(shù)學班”,明天去“奧林匹克物理班”……
我并不反對家長過問孩子的學習任務,而是提醒家長要關注得更多。
比如除了學習任務,孩子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而這些是學校教育比較欠缼的。孩子反應較慢,一時半會兒對老師教授的課程內容不能完全接受,家長應該耐心地為他進行講解,針對孩子的情況,啟發(fā)他采取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法。對那些學習進度跟得上,甚至學有余力的孩子,回到家中后家長就不要再重復學校學習的內容,讓孩子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娛樂,或干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那些比較自覺,并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孩子,家長要適時給他減壓,為孩子安排一些輕松愉悅的活動,使他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放松。而對于學習不太自覺的孩子,則要巧妙地提醒和督促其按時完成作業(yè),并形成習慣。但是,絕不要將學校的規(guī)章用于回到家庭中的孩子!要讓孩子切實感受到“家”與“學校”的區(qū)別,樂意感受并享受“家”的氛圍,接受父母的指點。
更多的時候,家長應注意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做他們人生旅途中的朋友。家庭教育機構最大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怎樣自立自強;怎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這個任務雖然也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參與,但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完成的。父母切忌將家庭教育置于逢迎學校的被動地位,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或延伸。
學校與家庭是相互對立的而又互補的關系。只有在分工明確的前提下,教育的內容才會是各自獨立、有效的。只有獨立而又相輔相成的知識模塊,才能最終使孩子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使他們成長為獨立的、完整的、具有個人特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