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身體有了哪些變化
寶寶在這一時期生長速度有所減慢。但爸爸媽媽還是能感到,這時寶寶的身體已不如之前那么柔軟了,已經(jīng)很好抱了。長時間地抱著他,胳膊還會感到有點酸疼??磥韺殞毰c出生時相比,無論體重或身高都增加了許多,身體也壯實了許多。
寶寶的頭看起來仍然較大,脖子挺得直直的,像個可愛的大娃娃,這是因為頭部的生長速度比身體其他部位快。
寶寶的頭部轉(zhuǎn)動情況如何
當爸爸媽媽把寶寶抱起來時,寶寶的小腦袋開始東張西望,轉(zhuǎn)動得比較自如了,看東西時眼神也有內(nèi)容了,看見親近的人或鮮艷的物品,就會發(fā)出喜悅的笑聲。
寶寶的語音有何進步
現(xiàn)在的寶寶,嘴里發(fā)出的不再只是簡單的幾個元音了。當寶寶發(fā)現(xiàn)了有趣的游戲時,臉上笑著,雙手拍打著,嘴里咕嚕咕嚕地故意發(fā)出很大的聲音。
寶寶還可以經(jīng)常變換音區(qū),有時用緊閉的嘴唇擠壓氣流,發(fā)出“嗚”、“弗”、“絲”等音;有時嘴唇一張一合地又發(fā)出“啊”、“噗”的聲音。寶寶不高興的時候會發(fā)“m”、“p”、“b”等語音;高興時會發(fā)“j”、“k”等語音。寶寶開始用語音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了。
寶寶似乎很愛聽自己發(fā)出的聲音,常常練習著聲帶、嘴唇和舌頭之間的配合。當爸爸媽媽也附和著寶寶的發(fā)音時,寶寶更來勁兒了,發(fā)出的聲音更大了,語音也更豐富了。當寶寶覺察到一種聲音時,便變得安靜下來,并表現(xiàn)出十分詫異的神情。
怎樣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
訓練寶寶語言能力的首要一點,就是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氛圍,爸爸媽媽要養(yǎng)成與寶寶說話的習慣,讓寶寶有自言自語或與爸爸媽媽咿咿呀呀“交談”的機會。
起初,寶寶喉嚨里的“咯咯”聲或嘴里發(fā)出的“咿咿呀呀”聲完全是無意識的,以后他會對元音做出更多的嘗試。這時寶寶的詞匯僅僅為簡單單音節(jié)的或短或長的尖叫。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就可能發(fā)出拖長的單元音,或連續(xù)的兩個音,如“啊咕”、“啊嗚”等,并能逐漸模仿爸爸媽媽的口形發(fā)出聲音。
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爸爸媽媽可用愉快的口氣和表情,你一言我一語地和寶寶說話,逗引寶寶主動發(fā)聲,逐漸誘導寶寶出聲搭話,使寶寶學會怎樣通過嗓子、舌頭和嘴的合作發(fā)出聲音。
寶寶的視覺能力怎樣
寶寶對鮮艷的顏色分外感興趣,喜歡紅、橙、黃等暖色調(diào)的顏色,特別是對紅色的物品最感興趣。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放一個顏色鮮艷的布娃娃,或頭頂懸吊一只紅氣球,都能引起寶寶的興奮,這時寶寶的視線會跟著紅氣球跑,并會伸出小手去抓。如果媽媽拿著紅色的紙片左右移動,寶寶的眼球也會隨著左右移動。這說明寶寶的視覺功能已比較完善,開始能辨別不同的顏色,并能追視了。而這時寶寶可以看到2~3米遠的距離。
什么是視線轉(zhuǎn)移法
對于這一時期的寶寶來講,讓寶寶把看、聽、觸、嗅、運動等感覺聯(lián)系起來,利用身邊的玩具或其他東西給他看、給他聽,讓他觸摸、讓他搖動。
在過去幾個月的視聽訓練基礎上,爸爸媽媽用聲音或動作吸引寶寶的視線,并讓視線隨之轉(zhuǎn)移?;蜃寣殞毜囊暰€從媽媽轉(zhuǎn)移到爸爸,或者在寶寶注視某個玩具時慢慢把玩具移開,使寶寶的視線隨之移動,也可以用滾動的球從桌子一側(cè)滾到另一側(cè)讓寶寶追視。此外,還可以在窗前或利用戶外鍛煉的時機,讓寶寶觀察戶外來往的行人或汽車等移動物體。
超級媽咪留言
等寶寶會轉(zhuǎn)頭的時候,我們把寶寶的房間重新做了布置。我們在天花板上掛滿了色彩鮮艷的花朵并配有綠葉,還買了100只五顏六色的氣球吹起來懸掛在房間的不同部位,避免寶寶躺著無聊。這樣寶寶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花朵,當有風吹來的時候,氣球不停地飄蕩,又鍛煉了寶寶的視力追蹤能力。懸掛的氣球不僅鍛煉了寶寶的拍打能力而且還鍛煉了寶寶抓捏的能力。
寶寶的聽力有何進步
寶寶吃飽奶后,會心滿意足地躺在那里,舞動著手腳撒歡。媽媽輕輕一聲“寶貝”的呼喚,就使寶寶的頭和眼睛隨著媽媽聲音的方向一起轉(zhuǎn)動,寶寶能聽見媽媽的聲音并看到媽媽的笑臉了。寶寶聽力明顯增強,只要媽媽在耳朵邊發(fā)出聲音,寶寶就會跟著聲音轉(zhuǎn)頭。如果聲音太大或刺耳,寶寶就會因驚恐而啼哭。
怎樣和寶寶做聲感游戲
比較適合這個月齡寶寶的游戲有很多種,不妨試著和寶寶做聲感游戲。
爸爸或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在懷里,或坐在寶寶床前,給寶寶講故事、念兒歌,也可以給寶寶唱童謠。唱童謠時如果在寶寶的身上或手上輕輕地打著節(jié)拍,肯定會讓寶寶更加快樂。
什么是聲響感知法
運用聲響感知法,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與手部觸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促進寶寶感知事物能力的發(fā)展。訓練時,爸爸媽媽可用松緊帶的一頭把色彩鮮艷的玩具吊在床欄上,把另一頭拴在寶寶的任意一個手腕或腳踝上,然后爸爸媽媽觸動松緊帶使玩具發(fā)出響聲。
開始時,寶寶會手腳一起動或使出全身的力氣搖動松緊帶使玩具發(fā)出響聲,經(jīng)過若干次訓練之后,寶寶就能知道動哪一只手或哪一只腳,就能使玩具發(fā)出響聲。當寶寶體驗到動作的成功之后,就會高興萬分、信心百倍,逐漸學會自己弄響這些可愛的玩具。
但要注意的是,結(jié)束訓練之后,一定要記住解開拴在寶寶手上或腳踝上的松緊帶,以免松緊帶長時間拴在手上或腳踝上妨礙血液循環(huán)。
怎樣訓練寶寶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從第4個月開始,寶寶已具有初步的音樂記憶力并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能隨著音樂擺動四肢,對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
爸爸媽媽可以結(jié)合生活起居,讓寶寶聽一些輕松柔和、舒緩高雅的音樂,或者模仿小貓、小狗、小鳥的叫聲,或讓寶寶聽大自然中風吹樹葉、雨打芭蕉的聲音,引起寶寶的興趣和愉快情緒。爸爸媽媽也可以有步驟地讓寶寶欣賞音樂或反復聽某一樂曲,增強寶寶對音樂的記憶力和感受力。
訓練音樂感受能力時應注意什么
爸爸媽媽要注意的是,對寶寶音樂感受能力的訓練時間不能太長,每天可安排10~20分鐘。如果時間太長,會引起寶寶的聽覺疲勞,甚至使寶寶對音樂感到厭煩。此外還要注意不要選用噪聲較大的音樂,一般選擇民樂比較好。
寶寶如何嘗試“社交”
這個月里,寶寶身體活動比上個月更加頻繁,眼睛總是好奇地看著你,有一點聲音就會轉(zhuǎn)頭尋找,而且好像還很想“社交”,試著咿咿呀呀地說話、微笑,努力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寶寶的情感需求,讓寶寶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寶寶情感的表達方式怎樣
此時寶寶有了自己的情感需求,不再“任人擺布”。寶寶除了對食物和睡眠有需求外,更加想與人接觸了。
當媽媽或爸爸走近寶寶的床邊時,即使他正在啼哭,也會很快地安靜下來,而且手腳一張一合地,渴望著被爸爸媽媽摟抱和愛撫。
隨著寶寶智力的發(fā)育,寶寶對看過的東西多少有點記憶,能夠區(qū)別爸爸媽媽和別人,對媽媽的依戀也越來越強。由于媽媽和其他親近的人反復在寶寶的眼前出現(xiàn),這張面孔就作為圖譜不斷地傳入寶寶大腦留下印象,這樣就產(chǎn)生了最初的記憶。
以后,當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時,寶寶就會認得這個熟悉的面孔,并根據(jù)已經(jīng)建立的條件反射,知道媽媽就要給他喂奶或抱他玩,因而表現(xiàn)出欣喜的表情,做出“認人”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