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醫(yī)家張景岳一生專心鉆研《黃帝內經》,甚有收獲,試于臨床,每每獲得良效,是理論與實踐兼容并蓄的內經專家,他用三十年的時間編成《類經》一書傳世,啟迪了后世無數的習醫(yī)人士。這位前輩醫(yī)家對于養(yǎng)氣也是頗有研究的,他在《景岳全書》中說:“醫(y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庇终f:“人生之氣當以補陽為主,難得而易失者唯陽,既失難復者亦唯陽?!?/p>
張景岳前輩從人體生理機能的根本來判斷陰陽,他著重于人身的“元陰”及“元陽”,認為腎是命門的水與火。他還根據《黃帝內經》“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和“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的理論,來證實在陰陽消長之中,陽氣確實居于主導地位,失去陽氣就無法生存。
因此,張景岳提出“生命為陽氣之作用”的論點,他反復論述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并進一步指出:“凡精血之生皆為陽氣,得陽則生,失陽則死?!彼J為,陰不能沒有陽,無氣便不能生形;陽不能沒有陰,無形便不能載氣。所以,物生于陽而成于陰,陰陽是相互依存的。但人體氣血的流動及補充,最終動力是來自陽氣的。
人生病到底是因為陽出了問題,還是因為陰出了問題呢?歷代醫(yī)家各有不同的主張,論述也各有所本。藥王孫思邈說:“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后,興居怠惰?!笨梢姡瑢O思邈也認為陽氣是生命的動力之源,人類年老體衰的根本原因是陽氣的耗失。
名醫(yī)李可教授有起死回生之術,曾治愈十幾萬例重癥患者,是中國當代獨具特色的大醫(yī)學家,他說:“陽虛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陰虛的人百不見一?!崩罾锨拜呉仓鲝埲松〉脑蛟谟谌鄙訇枤?。那如何才能增補陽氣呢?攝取陽氣必須依靠呼吸,因此練氣、學習呼吸養(yǎng)生法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養(yǎng)生之道。
在道家的“練氣化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修煉法則中,幾大要素的排序是氣→精→氣→神,修煉過程是從有到無,換言之,也就是從高密度到低密度。但是,天地的創(chuàng)生過程是神→氣→精→氣,過程是從無到有,也就是從低密度到高密度,進而形成人體,亦即西方科學家所說的“意識創(chuàng)造物質”,老子也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边@充分顯示東西方的智者都知道萬物的創(chuàng)生順序是從無到有。
高密度的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假合而成,有朝一日必將依循成、住、壞、空的順序而崩解;低密度的靈性則趨向永恒,因此智者不為人間五濁惡世所迷,努力學道以追求能量及意識的提升。
無知問:靜坐時,“意識”的感覺變得很輕,身體好像不見了,但是忽然吸了一口氣,整個人的知覺又全部恢復了,這是怎么回事?
若水答:身體的能量會因意識的提升而改變,靜坐時放空,呼吸漸漸變得輕微,身上的氣“由精轉氣”,逐漸由物質趨向能量,所以會覺得身體變得淡薄。你說:“忽然吸了一口氣,整個人的知覺又全部恢復了?!蹦鞘且驗楹粑牟牧鲜呛筇斓木珰?,比較偏向高密度的物質,經由呼吸系統(tǒng)吸進來的氣能讓你感覺身體的存在。
在我網站的留言板上常有網友提問說:靜坐時常會進入微量呼吸的狀態(tài),好像只呼不吸,直到突然察覺,意識恢復清醒時,才連忙告訴自己重新吸氣,這是什么道理呢?我說,這是因為呼吸所得的能量屬于肉體層級,打坐入靜時,當身上能量提升為神氣之后,身體攝能機制也逐漸離開呼吸而朝向“胎息”靠攏,所以呼吸變得若有若無,等待心識覺醒,才會再度催動呼吸。
陽主動,陰主靜,人體的生命全部來自陽氣。一位法國的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儀器,可以測出人體內“氣”的值,高于理論標準值的人,身體與精神都比較健康;反之,低于理論標準值的人不但常感疲勞,甚至容易罹患癌癥等惡性疾病。若以中醫(yī)的觀點來看,此一現象即為人體陽氣不足、氣血虛弱,生理功能下降,就好比電壓過低使得機器無法正常運轉一樣。《樂育堂語錄》說:“人有陽則生,無陽則死。”因為我們的身體屬陰,需要吸陽賦予身體動力及熱能,讓人體的循環(huán)、消化、生長、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以及肢體的一切活動得以進行。
近代道學家、原道教協(xié)會會長陳攖寧居士說:“神仙家宗旨,要與造化爭權,以物質為初基,以功夫為手段,以至達到將肉體轉換為能量為目的。將肉體經過一些特定之鍛煉,以達氣化(能量化)為目的。透過整體氣化后,形成另一類生命,以帶有自主性之能量體,永久長在?!碧斓卮笥钪妫松硇∮钪?,同理推之,大宇宙大陰陽,小宇宙小陰陽,兩者實為一體,所以《靈樞·刺節(jié)真邪》說:“人與天地相參也?!碧斓嘏c人身的能量可以共振流通,我們透過自主的攝取陽氣,供給生命氣化的能量,這是練氣的基本原理。
美國心理分析師芭芭拉·安·布倫南天賦異稟,她成立光能靈療學校教導療愈治病,她在《手之光》一書中敘述:人體能量場HEF是宇宙能量場UEF的一部分,在生成肉身之后才逐漸與原有意識失去聯絡,并在三度空間的人間重新建立心理及生理感覺。芭芭拉所說的生成肉身,在道家而言,則以胎兒出生開始呼吸為界限,這是指生理方面而言;芭芭拉所指的“心理”也就是道家所說的“后天意識”,換句話說,人的身與心,在出生的剎那間,實已完成次元空間的轉換。
人體的建構既然以陰陽能量為原料,那么,不斷地補充新的原料乃是養(yǎng)生第一要務。我們學習呼吸養(yǎng)生法,其目的即在于通過比較有效的練氣技巧,促成體內與外界能量的交流,以補充自身的陽氣,維持身體能量的陰陽平衡;練氣甚至能夠更進一步練化能量、提升能量,讓我們的人生得以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