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面的賞識,成人也需要專門地注意孩子發(fā)展的每一個細節(jié),找到那個可幫助孩子的點,以一當十。
有個名叫王雙喜的孩子,11歲了,被父母折騰得糊涂到什么都聽不懂、什么都不感興趣的程度,根本不會使用自己的大腦,就像手一直被繩子綁著,從來沒有使用過一樣。有次課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他的孩子都能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盤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等等,王雙喜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他在紙上連一根線條都畫不出來。
到了敘述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為這種時候最能表現(xiàn)自己了……比如那個吸盤香水瓶,你還沒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噴氣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錯了按鈕,就會噴出一股臭氣。孩子們一個個上來,滔滔不絕,他呢,無論怎么勸就是不動窩。勸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臉埋在胳膊里面。
這個孩子是我們想的辦法最多,下的工夫最大的一個孩子,幾個月都沒有大的改變,直到最后有一次,班里搞時裝設計與模特大賽。孩子排成隊,一個挨一個輪著上,輪到他了,我們都擔心他不上,可能氛圍的緣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褲腰里頭,慢騰騰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趕上慢節(jié)奏音樂,是那種輕輕的、柔柔的、懶洋洋的音樂。他的姿勢呢,就像被誰打了一頓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兩腿叉開,腳慢慢地蹭著,仿佛剛尿了褲子,跟音樂非常協(xié)調(diào),正好合上那種節(jié)拍,好像那音樂就是專門為他創(chuàng)造的一樣。
現(xiàn)在想起來,要是他碰上的不是這段音樂,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樂呢?肯定是另一種結(jié)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這樣一個機緣。磁帶走到那兒正好就是這段音樂,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當時,我給任課的老師擠了一下眼睛,對方馬上心領神會,就說:哇,王雙喜終于放開膽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們應該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嘩,一通掌聲,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來。
當然,正面的賞識一定要在點子上面,要是王雙喜那天碰上一段快節(jié)奏音樂,動作沒有做好,要是你說他做得很棒,給他鼓掌,他會認為你是在故意賞識他,反而讓他更加自卑。我們有過這樣的教訓,有次課設計香水瓶,他什么都沒畫,沒辦法,任課老師幫他畫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時候所有的畫已經(jīng)貼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畫時心里很吃驚,隨口說了句呀,王雙喜今天畫得真棒。班里有個孩子大喊:是老師幫他畫的!王雙喜一下趴在畫板上,再也沒有抬頭。
模特大賽下來,王雙喜一下子放開了,開始往孩子中間鉆,甚至還跟同學打架,放學時,一聲不吭地幫著老師收拾教室。他的媽媽也一下子滿臉陽光燦爛,孩子的學習也開始好轉(zhuǎn),畫畫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筆都不畫的,也不思考。
記得有一次我問:王雙喜,老師問你,有一頭毛驢過河,身上馱著一袋鹽,不小心掉進水里,上來以后感覺變輕了,為什么?他一臉茫然,答不上來。旁邊有個老師提醒,說王雙喜,驢身上馱的是鹽,不是糖。他這才明白過來,說可能是鹽化在水里了。我又問:后來,這頭驢又要過河,這回馱的是棉花,也掉進水里,上來感覺變重了,這是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終沒有想出來。
像王雙喜這種孩子,一放開,往往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他在治療他的創(chuàng)傷,在自我修復。除了打架,見了所有的老師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個男孩,坐在老師腿上,讓抱著,他覺得中心的老師都應該對他好,如果哪個老師不夠重視他,他就會鬧情緒。我們管這種情況叫做心理修復,孩子的心理傷痕是從這種情況開始走向愈合的。
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和其他孩子一樣了,不再需要單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