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而退是一種境界
這個題目好像有違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從小到大,我們受的傳統教育更多是傾向于積極進取的,要求我們迎難而上、勇猛精進。至于前進路上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在傳統教育的項目和懵懂少年的字典里差不多已經被消解殆盡了。即便偶爾存在,存在的目的也只是作為反面教材襯托成功的來之不易,進而夸大成功沉甸甸的果實感。
世上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走不通的路,這是一部分尚未摔過跟頭或者摔了跟頭爬起來一看沒有傷筋動骨于是咬緊牙關繼續(xù)前行者抱持的普遍心態(tài)。毫無疑問,這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奮斗精神是我們想要做出一番事業(yè)所必需的。但是,世間事往往不能一概而論,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看會得到截然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結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說過一條河,浪涌波翻,深不可測,無橋無船無任何渡河工具。這時候該怎么辦?最實在的一類人會在瞬間忘掉自己不會游泳的事實,腦袋一熱,一個猛子扎下去,那就只好來世再見了。有些頭腦的人會停下來想一想,到底是造船合適還是架橋方便,然后便著手實施,不管怎么費勁,最終結果是他平安過去了。最聰明的一類人當即就會停下來,接著廣泛搜集關于渡河的各種信息,他顯然認為架橋和造船都不是最佳選擇。
最后,或者他可以從其他地方搞一條船過來,或者運氣好,聽到了天氣突然降溫的消息,那就等吧。第二天,河上結了厚厚的冰,聰明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這就是特定時候迎難而上和知難而止的最大差別。事實上,渡河這個例子舉得的確不太恰當,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艱難險阻是我們窮盡所有力量也無法逾越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這時非要往牛角尖里鉆,非要往南墻上碰,那么你的表現會讓大家很痛惜,因為知道你會頭破血流;結果也會讓大家很失望,因為南墻還好好地矗立在那里,而你已頹然倒地。
先賢們其實也并沒有過分強調一定要讓我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雖萬千人,吾往矣”,或者干脆就拿個雞蛋往石頭上碰,不碰碎不算完;碰碎了還不算完,換個雞蛋再往上碰。這里他們提倡的只是一種無所畏懼的精神,而不是那種不自量力、不計后果的魯莽行為。譬如,他們也創(chuàng)造了“螳臂當車”等成語對不自量力者予以嘲諷,他們也宣揚識時務者為俊杰,他們在無力“兼濟天下”的時候也會選擇“獨善其身”,雖然顯得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他們明白,有些困難的確是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