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冷門知識我最在行(3)

冷門知識我最在行 作者:蘇明石


 

煮熟的雞蛋黃表面為何會出現(xiàn)灰綠色?

心細的朋友在吃雞蛋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現(xiàn),煮熟的雞蛋黃表面會出現(xiàn)灰綠色,這是因為煮雞蛋的時間過長,導致蛋黃表面呈灰綠色。過分加熱后,蛋白質(zhì)里含的硫與鐵釋放到了蛋黃與蛋白的間隙中,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了灰綠色。這個對人體是無害的,但口感與色澤都比較差,要想改善這種情況,可以在煮蛋的時候定好鬧鐘,這樣就避免吃到灰綠色的雞蛋黃了。

方便面是哪國人發(fā)明的?

方便面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做起來簡單方便,吃起來也津津有味。那么,捕獲大多數(shù)人心的方便面究竟是哪國人發(fā)明的呢?

答案揭曉:安騰百福,日本人。其實,安騰百福是華裔,原名吳百福。

安騰百福自幼父母雙亡,1932年用繼承的遺產(chǎn)做紡織生意;1948年加入日本國籍,并建立中交總社做制鹽生意,這就是日清食品的前身。

安騰很早就有研制方便面的想法。在1957年生意破產(chǎn)之后,他在自己家的庭園中建了小房以研究方便面條。1958年8月25日,世界上第一個方便面——雞肉拉面誕生了。后來,安騰又發(fā)明了杯面。

2005年,95歲高齡的安騰百福退休。2007年,他因心臟病去世。而方便面這項發(fā)明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

感到肚子很餓,為什么忍了一下之后,就不那么

餓了?

我們大多數(shù)時候有這樣的體驗,在肚子很餓的時候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就把吃飯的事情耽擱下來,忍了又忍,事后想起吃飯的時候,發(fā)覺并沒有那么餓了,為什么會這樣呢?科學表明,每個人對味道、溫度、饑餓的感覺,其實都是習慣,也就是說,當你習慣了、適應了,結果就不會那么強烈。很餓的時候,忍一忍,反應就會降低。

有些人用饑餓法進行減肥,這千萬不可取,饑餓會致使器官活動強度降低,如心跳減慢、呼吸淺慢、肌肉活動能力下降、性機能減退,總的物質(zhì)代謝水平降低,機體基本上維持在生命必需的低水平功能活動上。體重下降率雖然隨饑餓時間加長而減少,但并沒有熱能消耗下降得多,說明代謝水平下降并不完全因體重下降所致。進一步研究還證明,輕度食物不足也可敏感地影響代謝水平,但不一定出現(xiàn)病理反應,由此可以進一步理解營養(yǎng)對機體發(fā)育、健康素質(zhì)的影響。

血是紅色的,為什么血管看起來是綠色的?

觀察我們的血管,很明顯地呈現(xiàn)接近綠色的顏色,可人的血確實是紅色的,這是為什么呢?

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漿,是人類血液的組成部分。血的紅色,主要是因為紅血球中含有血紅素。這個血紅素處在肺部,它吸收氧氣之后,再把氧氣輸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而含有氧氣的血紅素,是鮮紅色的,等氧氣輸送完后,又變成暗紫紅色。

原來,我們看起來是綠色的血管,其實是暗紫紅色的靜脈,只是因為透過皮膚和血管壁看時,就有點像淡綠色。

是什么影響耳垢的不同明暗度?

人的耳垢有時是淡黃色,有時則是深橘色或褐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影響著耳垢的不同明暗度呢?

耳垢的學名叫“耵聹”,是外耳道里的分泌物,其功能主要是防治異物侵犯鼓膜,這些異物包括灰塵,蟲子等。

耳垢分成“干的”和“濕的”兩種,其顏色與其化學成分的光吸收性能有關,濕的和干的耵聹在質(zhì)量含量方面有所差異:在濕耵聹中,脂質(zhì)占了大約50%,而在干耵聹中只占20%。因此,干耳垢有點硬,顏色一般為淺灰色,感覺比較清潔、新鮮,至于濕耳垢的顏色一般是淺褐黃色的。

但其成分也會隨時間而發(fā)生變化。因為大多長鏈脂肪酸含量并未飽和,暴露在空氣中會慢慢地發(fā)生氧化,所以顏色變暗,這就會變成深褐色。污垢、死細胞、細菌產(chǎn)物和毛發(fā)碎片的最終混入,如果不及時清除的話,耳垢在耳朵內(nèi)會變成深褐色或黑色。

最初耳垢的顏色也會不同,是由產(chǎn)生耳垢的類型和腺體分泌物量有所差異所導致的,同樣的情形也會發(fā)生在汗液分泌的組成成分。顏色的不同反映了皮脂和頂泌腺體分泌比例的不同和各組分間濃度的差異。

在我們變老的時候,就連濕耵聹也會變得比較干燥。

闌尾真的沒用嗎?

暫且不談闌尾是否有沒有用,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闌尾。

闌尾是回腸與盲腸交界處的一條蚯蚓狀突起,有時會發(fā)炎,稱為闌尾炎,老百姓稱作“盲腸炎”。過去認為闌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留下的一段沒有生理作用的腸子,還要發(fā)炎,招來疾病,所以一發(fā)炎就手術切除甩了。

但經(jīng)研究指出,闌尾在胎兒和青少年時期起有重要的作用。人類胚胎在發(fā)育到第11周左右,在闌尾中就已出現(xiàn)了內(nèi)分泌細胞。胎兒闌尾的這些內(nèi)分泌細胞,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種種生物氨和肽激素,以及有助于生物學控制(自我平衡)機制的化合物。

胎兒出生后,淋巴組織開始少量積聚在闌尾中,在20~30歲時達到最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到了60歲后完全消失。在人類的發(fā)育早期,闌尾作為一種淋巴器官,有助于B淋巴細胞的成熟。B淋巴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并產(chǎn)生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I-gA)的抗體。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闌尾還參與產(chǎn)生一種分子,這種分子能直接幫助淋巴細胞移動至身體的其他部位。

鑒于闌尾尚具的這些生理作用,科學家呼吁人們善待闌尾,不要動不動就將它切除“拋棄”了。

智齒是多余的嗎?

長了智齒說明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fā)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作是“智慧到來”的象征,故稱它為“智齒”——智慧之齒。其實,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智齒是人類進化的必然。但是,智齒長的時候往往會很疼,并且極其容易長歪,這么看來,它似乎是多余的。

但在古代,智齒非常重要。茹毛飲血,如果沒有智齒,根本沒有辦法生活,因為智齒可以幫助人咀嚼堅硬的東西。

隨著人們吃東西越來越柔軟,咀嚼功能因此開始退化,下顎也慢慢變小。智齒生長的空間也漸漸消失了,也派不上用場,于是就成了可有可無的多余牙。

你的腦袋幾斤幾兩?

有人頭大,有人頭小,所以一個人的腦袋的重量一定不同,如何測量腦袋有多重呢?

首先要將它與你的身體其他部分分離開來。難道要砍頭嗎?當然不是,那樣你就無法活著看到結果了。下面教給你一個方法。

你的頸椎負責承受頭部的重量,如果可以上下顛倒,頸椎會因為頭部的重量往下拉扯的關系而稍微離開一點。要對頭部稱重,你必須倒立著,慢慢將自己降至秤上。同時用超聲掃描儀持續(xù)觀察頸椎頂端與頭顱間的距離,當身體降低至兩者距離開始縮短的那一瞬間馬上停止下降,讀取重量數(shù)。

也可以用劃獨木舟或愛斯基摩小艇的方式計算腦袋的重量。當船翻入水中時,身體貼近船首,槳平行船身靠近水面,頭與上身盡量弓向船側,槳貼近胸部。槳往后掃并下壓支撐身體,在腰部將船翻起,然后身體、頭部放低,要讓身體先浮出水面,頭最后離開水,這樣得出人頭的平均重量約四五公斤。

你的臉皮有多厚?

人類從頭到腳,全部都被皮膚包裹著,皮膚可以說是人體的最大器官。而人的皮膚由外而內(nèi),分別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皮膚的厚度會因人而異、因部位而異,但總體上來說約為1~4毫米。

我們經(jīng)常用“厚臉皮”來形容厚顏無恥的人,其實,所有人臉皮的薄厚都差不多,一般在1~2毫米,“厚臉皮”的人其實臉皮并不厚。

為什么手指用力滑過玻璃會發(fā)出聲音?

小時候我們可能玩過這種游戲,用手指用力滑過玻璃會發(fā)出聲音,這是什么原因呢?

通常原因就是摩擦的“滯著滑動”所致。當你開始在一個表面上向前推動時,一定會產(chǎn)生摩擦力,讓滑動無法順利進行。要是推力持續(xù)增加,就會越過摩擦力的門檻,使兩個表面互相滑動,而到了這個階段,讓物體持續(xù)滑動的推力會比先前讓物體開始滑動的推力還小。

如果其中一個物體是有彈性的,就像皮膚一樣,它就會因力的增大而發(fā)生扭曲變形。當手指尖因摩擦力在玻璃上發(fā)生阻塞時,皮膚最初會因試圖向前移動的力而產(chǎn)生變形,然后,一旦開始滑行時,皮膚又會接近于其正常形狀。但是,因為這種形狀的變化,摩擦力的作用一旦被加大,手指的運動就會瞬間停止,這時皮膚又一次發(fā)生扭曲變形,穩(wěn)定推動手指會產(chǎn)生每秒鐘百次扭曲變形,進而形成可聽到的聲波。

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睡回籠覺?

這種現(xiàn)象在周末的時候發(fā)生的比較多,很多人起床后,很快又回到床上再睡一覺,覺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回籠覺就這么招人喜歡嗎?

科學實驗表明,早上的回籠覺屬于淺睡眠,這種睡眠狀態(tài),和一整晚的深度睡眠感覺不一樣。深度睡眠可能是什么感覺都沒有,而回籠覺這種淺睡眠,視覺和聽覺都能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身體有一種漂浮感,就像游走在夢境與現(xiàn)實之間,所以覺得特別有快感。

但是,睡回籠覺更有許多弊端:晨練后睡回籠覺對老人身體不利;睡回籠覺必然要打亂作息規(guī)律,使大腦生物鐘紊亂,會“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著”;睡回籠覺極易造成反應遲鈍、記憶力差,容易鬧病。

所以,回籠覺還是少睡為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