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需卦第五

左手易經 右手道德經 作者:東籬子


瘙棨

乾下坎上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需卦中的人生奧秘]

積極等待見機超越

“需卦”的本意是“等待”,但這顯然不能是一種消極地等待。這里是指謹慎從事的過程,待人要有誠意,講信用;要款待客人。這已不完全是等待的目的所在了。

從另一方來講,是寬容,是禮讓,是以賓客相待;使這里的“需”一下子就升華了。成為等待超越的過程。因此,它對于人生方面的指導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在干事業(yè)方面或自己的前途方面,積極地等待,顯然是一種必要的過程和高明的策略。

東漢末年,諸葛亮在遠離都市的隆中臥龍崗隱居,即“需于郊”。諸葛亮是一個胸有大志的人,“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劉備三顧茅廬,終于見到諸葛亮。諸葛亮待劉為上賓一開口便指出:“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而后又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言罷,諸葛亮叫童子拿出“畫一軸”,指著對劉備說:“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北M顯一片誠意。

諸葛亮像如此看來,諸葛亮不僅對取天下、成大業(yè)的步驟、方略已然胸有成竹,甚至連地圖都準備好了。可見他在隆中,絕不是真隱居,而是在等待機遇以展他的雄才大略。

當時天下大亂,有那么多的所謂英雄豪杰稱王稱侯,諸葛亮為什么不匆匆去投奔哪一位,卻“需于郊”,而且久久不出山呢?諸葛亮自己沒有說,但我們可以推測一下。諸葛亮身居隆中,卻極為密切地關注著天下時勢的變化。他知道,曹操已擁兵百萬之眾,手下的參謀、策士、戰(zhàn)將成百上千。他若去投奔,也不會受到重用。江東的孫權,已歷三世,也是故吏滿門庭,他若是前往,不可能身居要位。距他居住之地最近的是荊州劉表,但諸葛亮了解劉表不是成大業(yè)的人。只有劉備才是諸葛亮等待的人。因為劉備有志“成大業(yè)”且將少兵少,身邊沒有得力謀士,也沒有立足之地。劉備正好是使諸葛亮獲得重用,且能發(fā)揮他“經天緯地”之才的明主。

如此看來,諸葛亮可謂是一個參透“需”理的智者了。這當然是與他自身的才能與眼光分不開的。他把劉備也當成自己的“不速之客”。所謂“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這其實有多方面的、復雜的智慧在里面。等來了機遇也達到了超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