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廣大伊斯蘭民眾擺脫這種畏懼心理,基地組織認為,他們必須證明美國其實是一個色厲內荏的國家--如果有穆斯林教徒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哪怕只有幾個,也足以讓美國變得不堪一擊。
作為對基地組織襲擊的回應,美國對伊斯蘭世界,尤其是阿富汗和伊拉克逐一發(fā)起了猛烈報復,以證明自己的國家實力與行動能力,但是這些軍事行動仍然是一種騷擾性進攻。美國的本意并不是為了打敗敵軍和占領國土,而是為了擾亂基地組織的行動,并且在穆斯林世界制造混亂。不過,制造混亂只是一種短期手段,而不是一種長期策略。雖然美國證明了它完全有能力摧毀恐怖組織和減少恐怖活動,但它并未實現(xiàn)自己曾經許下的宏愿,那就是徹底根除恐怖主義威脅。想要消除這一威脅,就需要對散布于全球各個角落數百萬恐怖分子的一言一行進行秘密監(jiān)視。且不說這種做法根本就無法實現(xiàn),即便真的能做到,也需要耗費不計其數的資源。不言而喻,這一過程會讓美國精疲力竭,并且耗盡自己所有的資源,正如美國現(xiàn)在的情況一樣。消除恐怖主義固然是人心所向,但是并不能因此證明這一目標就切實可行,或者值得付出任何代價。
這種做法讓美國損失巨大、分身乏術,想要從這種狀態(tài)中恢復過來,只怕還需要10 年的時間。目前當務之急是回歸維持地區(qū)勢力均衡的傳統(tǒng)外交政策,必須在當前美國展開軍事行動的主要地區(qū),也就是從地中海到興都庫什山脈一帶開始恢復均勢。在20 世紀后半葉的大部分時間里,該地區(qū)一直存在著三種天然均勢,即阿以、印巴和兩伊之間的勢力均衡。然而,現(xiàn)在這三種均勢都已經不復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美國最近的外交政策失誤所賜。由于沒有了鄰國的制衡,以色列又開始試圖頻頻在地面上制造既成事實。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巴基斯坦受到了重創(chuàng),已不再對印度形成有效的掣肘。此外,最為重要的是,因為伊拉克一蹶不振,伊朗反倒成了波斯灣地區(qū)最大的軍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