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惡到頭無須報(2)

心靈桃花源 作者:李明軍


所有這些勸善行善,都是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前提,但現(xiàn)實的情況往往是,不少好人沒有得到好報,而不少壞人反而志得意滿,享受富貴榮華,這不能不讓很多人對報應之說產(chǎn)生疑惑。佛教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是因果通于三世?!度酪蚬?jīng)》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涅?經(jīng)》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huán)不失?!彼^“三世”,是指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現(xiàn)在世”指現(xiàn)在這一生。“過去世”指由現(xiàn)在世的前一世起,逆推到無窮久遠的過去?!拔磥硎馈笔怯上乱皇榔?,順推到無窮遙遠的將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現(xiàn)世,而善惡的報應有的在當世,有的則要在未來世顯現(xiàn),現(xiàn)世所承受的果報則來自過去世所造之因。有的時候,善惡之業(yè)如同種子,要跨越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經(jīng)過百千萬劫,才會發(fā)芽結(jié)果。受報的時間也有短有長,從幾日、幾月到無窮久遠?!斗鹫f護凈經(jīng)》云:“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余糧?!笔钦f持齋一日,可以得到六十萬世不受饑餓的福報。《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第十品亦云:“我觀業(yè)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p>

為什么有很多人做善事卻沒有得到善報?按照袁黃的說法,那些人做的事情往往表面上看來是善的,實際上并非真的善。他將善分為真善與假善、端善與曲善、陰善與陽善、是善與非善、偏善與正善、半善與滿善、大善與小善、難善與易善,如此等等。一般人認為,打人罵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但實際的情況是,有的人之所以敬人禮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人打人罵人,卻是為了別人的利益。有的人行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有的人行善是給別人看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利人的無所求的善才是真善,做給別人看的有所求而利己的善則是假善。一般人都認?謹慎、隨和的人是善人,這樣的人得到很多人的稱贊,但這樣的人或者是謹慎軟弱,或者是順乎世俗而媚世,或者是隨波逐流而沒有志氣,或者是沒有道義精神。這樣的善實際上是虛偽歪曲之善,不像那些敢作敢為的豪爽狂狷之士一心想著濟世助人。

做的善事人人皆知是陽善,行善而不?人知的則是陰德。陽善會得到世人的稱贊,獲得好的名聲,陰德則會得到上天的賜福。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被稱為大慈善家,實際上是名不副實,這樣的人一時會獲得虛榮的滿足,但早晚會有奇禍。還有的人行善,孤立地看是善事,對受恩的人而言是善的,但長遠看卻會對社會風俗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相反,有的孤立地看是不善,而其結(jié)果卻有益於大眾。這就是“是善”和“非善”的區(qū)別。有的人出于善心卻做了惡事。比如過分寬厚,容忍壞人,不僅不能使壞人改惡從善,反而使壞人越來越壞,最終不可救藥。這就是“正中偏善”。相反的,有的人本出于惡心,卻做了善事,即是“偏中正”。

有的人行善發(fā)乎真誠自然,做了善事不記在心里,很快就忘記了,這樣的善即使只是小善,也能達成功果,一文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能種無涯之福。反之,如果做了好事念念不忘,施恩望報,或者舍財物而心痛,就是終生行善,做再大的善事,即使是布施萬兩黃金,也還只半善。有的人志在天下,善達萬民,則善雖小而功德大。反之,如果是志在一身,善及一人,則做再多的善事也只有小的功德。有的人為了救助別人,能舍棄難以舍棄的東西,能忍受難以忍受的東西,這種難?之善才最可貴。比如無錢無勢的人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其善行價值更可貴,獲福也更大。有錢有勢之人,行善積德很容易,但捐獻出一點錢財就很在意,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得到大的福報。

實際上,即使沒有六道輪回,現(xiàn)世中的善惡還是有各自的報應。善的好報不一定就是功名富貴。實際的情況是,有的官員為了升官,對領導巴結(jié)奉承,為奴為仆,為了保住官職,夜不成眠,飽受心靈的煎熬,而在貪污受賄、淫樂腐化的時候,又擔心法律的制裁而惶惶不可終日;也有一些富豪,家財萬貫,卻永不滿足,想掙更多的錢,挖空心思,采用欺詐的手段,虛報業(yè)績,假造帳目,轉(zhuǎn)移資金,最后鋃鐺入獄。這樣的高官富豪,他們的生活未必就幸??鞓罚床蝗缑耖g老翁,沒有過多的欲望,日出而耕,日落而歸,吃飽飯后摸著肚皮在墻根下悠閑地曬著太陽,自在逍遙。善的報應也不一定就是長壽,有的人,特別是有錢人,長期疾病纏身,雖然有好的條件,可以用最高級的藥物維持生命,但受慢性疾病之苦,生活實了無意義,反不如普通百姓,平常身體健康,得以享受天年,自然死亡,或無疾而終,活得快樂,死得安然。

即使沒有因果報應,如果是真心為善,行善本身就使人獲得心靈的寧靜和滿足,使人懂得善待生命,更好地享受生活,這本身就是好的報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