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往事鉤沉(13)

蕭三佚事逸品 作者:高陶


1981年11月28日,蕭老跟我長談”我與詩“,他談了很多少年時代受到 的一些影響(見拙著《蕭三》),又談了許多觀點,他堅定不移地說:“我反對 復(fù)古?,F(xiàn)在有些人動輒就是五言絕句律詩,又不懂韻律,寫出來的東西實 在可笑。我還是遵照毛主席說的,寫詩以新詩為主,因為新詩是白話詩,比 較自由,就像現(xiàn)在寫文章都不用文言一樣,為什么詩一定要寫舊體的呢?舊 體難學(xué),當(dāng)然也有寫得好的。要寫一下我也不反對,但是提倡這個就是復(fù) 古了。 “ 兩天后,他又給我寄來了一封短信,全文如下:“我在一師(第一師范) 時,讀了《袁子才(袁枚)詩話》,也引起了我對詩的興趣;因此而讀《唐詩 三百首》等古詩。有人說我繼承了古詩不少,來信舉了很多例,你來時再看 信。但我反對今天的復(fù)古風(fēng),堅決不再寫舊詩和填詞了!埃彌81,11,30午” 他還對我說:“新詩也有好些寫法 ……有些反對朦朧詩的人自己也‘朦 朧’起來。別人看不懂。 “ 他對詩歌的態(tài)度明確堅定,不曖昧不妥協(xié)。

再看創(chuàng)作態(tài)度,有時認(rèn)真得幾乎讓人難以忍受。嚴(yán)肅敬業(yè)一絲不茍是他 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比如,他的《愧無……》一詩僅僅四句:“愧無七步成詩 才,/拙作只能慢慢來。/有話即長無話短,/但求俚句不成災(zāi)。 “正說明了 詩人對讀者的無比尊重與負(fù)責(zé)。

再如,蕭三寫完的作品,無論是否已經(jīng)交稿,都還要改了又改。1983年 3月《新民晚報》上曾有一回憶小文,講蕭三五次修改《獻給宋慶齡同志》一詩的情況。當(dāng)?shù)谖宕胃耐曜詈笠粋€字、一個標(biāo)點符號的時候,蕭老對編輯部同志說:“給你們工作添麻煩了,謝謝你!”這位同志說,蕭老“一絲不茍的精神,謙虛和藹以及對編輯工作尊重的態(tài)度,當(dāng)時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蔣元明:《蕭三同志的一件小事》)。像這樣的事情非常多,作為他身邊的工 作人員是深有體會的。古人云:“歲寒知松柏,難處見作者。 “正是寫作人應(yīng)有的創(chuàng)作境界。蕭三的詩歌中沒有刻意雕鑿的華麗辭藻、晦澀難懂的生詞造句。詩風(fēng)樸 素、自然,富音樂性:“巍峨孤塔直聳天,/夕陽斜照鳥飛還。/憑欄欲窮千里目,/江水連天一葉帆。 “(《故都吟》)詩中的自然景物、人物心情、色彩、動態(tài),一一躍然紙上。

蕭三從不諱言自己是”文藝上的功利主義者“,他的”幾乎全部的“作品 “都是反映國內(nèi)外人民斗爭的,是為這個斗爭服務(wù)的”。時代的脈搏、時代的精神,這是他詩作中最為突出的特色。除了自己身體力行之外,他還寄厚望于同行,向他們發(fā)出由衷地吶喊: 我們是處在一個可歌可泣的大時代。詩人們!歌手們!“盍興乎來”?……你現(xiàn)在不能丟炸彈,動刀 槍,?——你應(yīng)當(dāng)寫些詩歌給他們唱:詩人,詩歌可比子彈和刺刀。(《詩人,起來!》) 由于心中裝著人民群眾,所以即使他所有的翻譯作品,如劇本《帶槍的人》、《前線》、《馬門教授》、《光榮》等,也都認(rèn)真地考慮到中國的語言特點和生活習(xí)慣。劇本在延安演出時,得到毛澤東的贊揚,毛澤東說:“太好了,不 ‘蓋’全國,也‘蓋’延安 !”有的劇中人的名字流傳很廣,這些劇本得到觀眾的理解與喜愛。《國際歌》歌詞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老百姓最后選了蕭三的譯詞,它朗朗上口便于歌唱,久唱不衰。

時代在飛速發(fā)展,從20世紀(jì)八九十年代開始,詩歌日趨市場化、娛樂化、 邊緣化,形式也更為多樣起來 ……蕭三不知道,蕭三也沒看到這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有些人說他的詩歌、他的觀點早已過時。不然!筆者以為,蕭三把讀者尊為上帝,主張詩歌要“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主張具有“中國作風(fēng)和中國氣派”的這些看法,過去、今天乃至明天都沒有錯。

革命詩人、政治詩人、國際詩人 一位真正詩人的生命是一條河,一條沿襲著歷史與未來流淌的長河。即 使現(xiàn)實的生命終止了,他作品的生命還會流傳下去。

詩,就是詩人感情的真實宣泄、張揚和奔騰。詩,就是詩人自己,是結(jié) 在自己生命之樹上的累累果實。詩人只有把個人的心靈世界融入祖國的命運 與時代的激流之中,詩人只有具備了高尚的情操和忠貞的信念,他寫出的詩 才能夠不輕淺、不平淡,有價值,才能夠生存下去。

蕭三出于革命需要開始寫詩,又出于革命需要繼續(xù)寫詩。他講自己20世 紀(jì) 30年代之后讀了列寧關(guān)于“黨的組織黨的文學(xué)”論述后,才放棄“文學(xué)是 雕蟲小技”的看法,“才懂得詩是可以成為宣傳革命的工具的,也產(chǎn)生在國 外為中國左翼文學(xué)爭口氣的想法 ……”蕭三踏入詩壇后積極介紹中國進步作 品,之后很久才有茅盾的《子夜》、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姚雪垠的《差半 車麥秸》等作品出版 ……這些“效應(yīng)”和他的詩人身份相輔相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