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世界無限
前此我們開始探討兒童異于大人的稟賦,例如語言能力。一般浮面的說法是:這種種稟賦皆因兒童有特佳的記憶。事實上兒童所擁有的能力與特質,遠超過記憶所能解釋的范疇。兒童天賦有辨認復雜事物之特征的高度能力,這種透視世界的能力是整體性的與洞察性的,而不是分析性與描述性的。是這種能力使小孩一眼看到事物整體的特征,從而保有優(yōu)于大人的直觀與敏感。
由于這種辨認特征的能力,直接來諸自然,來之于人類物種在自然中的演化,也反映了自然千姿萬態(tài)的面貌,我們稱它為一種自然能力,以別于皮亞杰所研究的由具體而抽象的文明能力。文明能力是小孩走入文明社會逐步發(fā)展出來的分析性與描述性的能力。
十四、語言學習
以語言的學習為例,人長大之后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通常(其實也是最拙劣的語言學習方式)先學一些名詞,一些動詞及一些其他詞類的字匯,然后通過語法及句型加以組合。譬如"牧童坐在牛背上",是將"牧童、牛背、坐、在、上"等原本分開學來的不相干的字匯,依語法及句型(包含慣例)組合成語句,這是分析性的。但小孩學習母語卻整句整句地學,辨認使用整句之情境特征,然后再以所需字匯逐字取代,加上不斷察顏觀色,不斷嘗試與修正,最后說出一口道地的母語。
喬姆斯基注意到語言的字匯語法之下,尚有深層結構。兩三歲的幼兒如何學得語法?如何掌握語法之下的深層結構?如果說兒童的母語學習是分析性的學習,那么皮亞杰的認知程序將如何解釋?由于不能明白兒童學習母語的機制,喬氏乃將兒童的語言能力歸諸特化的人類物種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