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節(jié):田園詩之外(1)

童年與解放 作者:黃武雄


田園詩之外

六、自然主義

1774 年,斐斯塔洛齊(Johann Henrich Pestallozzi)在他位于瑞士Neuhof 的農(nóng)莊中興學,收容五十名小乞丐,教他們讀寫算與做人的道理,訓練他們農(nóng)事與制造乳酪的技術,他與妻子兩人為此而傾家蕩產(chǎn),在農(nóng)莊中與五十名孩童過著貧苦的生活。他自述道:

我過得像乞丐,只為了要了解如何使乞丐過得像人。

如果說盧梭及巴士鐸是自然主義的倡導者,那么斐斯塔洛齊便是自然主義教育的實踐者,更是人道主義的化身。自然主義試圖在掙脫宗教與國家的控制,促使教育依循自然,回歸自然,強調(diào)人在自然制約中由感官知覺入手而逐漸擴展的發(fā)展順序。教育著力的焦點不再是柏拉圖與安塞姆的上帝世界,而是人的自身、人的現(xiàn)世生活。盧梭認為大自然本身便是偉大的教本,人的目光應離開堆砌記憶的教會課本,移向周遭真實的生活。教理問答式的記憶教育,應改以依循自然天性引導兒童潛能的啟發(fā)教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