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節(jié):我教兒子另一種智慧(2)

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爾·威特(Karl Witte)著


在一番小小的準備之后,里德因奇終于開始"演講"了。他從歷史談到地理,又從地理講到天文學,后來,又談論最近發(fā)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最后他把話題轉向了藝術。

這位里德因奇確實令人佩服,因為他的談論確實太有趣了,不令是這些求知欲望很強的孩子們,就連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俗話說:"言多必失"。當他談論到音樂時,便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

他說:"德國有許多偉大的音樂家,無論在音樂領域的哪一方面我們都有大師級的人物。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還有帕格尼尼,他們都是偉大的人。"

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帕格尼尼是意大利人,可是我們這位知識淵博的里德因奇卻說錯了。

他話還未說完,我便發(fā)現(xiàn)了這個錯誤,但并沒有立刻指出來。我想,他說了這么多,說一兩句錯話無關緊要。況且,以他的學識而論,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個錯誤,只不過是一時口誤罷了。

可是,我的兒子卡爾卻沒有像我這樣善解人意,而是立刻將這個可笑的錯誤指了出來。

"里德因奇先生,帕格尼尼不是德國人。"卡爾大聲說道。

聽卡爾這樣說,里德因奇的臉色一下就變了,他顯得既尷尬又氣惱。

我急忙向卡爾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遺憾的是,我這個過于認真的孩子并沒有注意到我的暗示,而是繼續(x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帕格尼尼是個偉大的音爾家,這一點完全正確,可他是意大利人。就是不了解他的人都會知道他一定不是德國人,因為一聽他的名字大家都明白。"

卡爾說得完全正確,可是這種做法未免有些太過于直接了。

這時,里德因奇先生憤怒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狠狠地看了卡爾一眼:"哦,我在這兒滔滔不絕完全是多余的。"

說著,里德因奇就向門外走去了。

我想勸阻他,但根本沒有用,因為里德因奇除了因學識而出名外,還以古怪的脾氣而著稱。

事后,卡爾問我:"爸爸,難道我說錯了嗎?"

我說:"你并沒有說錯,可是這種做法不太妥。因為你這樣當眾指出了他的錯誤,他一定覺得很丟臉。你沒看他羞愧得滿臉通紅嗎?"

卡爾不解地說:"可是他的確錯了呀,我又沒有嘲笑他,只是說明了一個事實。"

我對卡爾說:"里德因奇先生是個很高傲的人,他會認為這是在當眾出丑。"

卡爾不服氣地說:"難道為了他的面子我就不堅持真理嗎?"

我向他解釋道:"堅持真理是好事,但你應該注重一下方法。假如你私下給他指出這個錯誤,他不僅不會氣惱,說不定還會感謝你呢!"

卡爾問:"為什么?"

我回答道:"因為你既堅持了真理又顧全了他的面子。要知道,堅持真理是需要有智慧的。"

現(xiàn)在有許多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成為好人,成為堅持真理的人,殊不知,堅持真理也需要有機智、靈活的頭腦。我想,明白這個道理會對孩子將來的人生大有益處。

"不要隱藏你的感激之情!"

雖然身為牧師,我仍然是一個不拘小節(jié)的人。或許正是因為這種不隨大流的性格使我至今過著不富裕的生活。對此,我時常會產(chǎn)生一種難以言談的感覺。

擁有財富,過上富足的生活,恐怕是每一個人的愿望,但是許多人都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失去了某些讓自己活得更加美好的機會。盡管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別人的尊重,但生活上仍然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

我想,既然事在人為,那么為何不讓自己的兒子能夠從未來的生活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東西呢?所以,從卡爾一出生起我便立志使他擁有一個盡量沒有留下遺憾的人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