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帶植物(1)

懷斯曼生存手冊 作者:(英)約翰·懷斯曼


熱帶地區(qū)生長著大量的可食用植物,除非十分熟悉它們,否則最好先吃棕櫚、竹類以及常見的水果。1.西谷椰子:生長在東南亞的熱帶沼澤及洼地中,各地都有引進的品種。中等樹木,高達10米,樹干多刺;長葉、嫩而脆,呈彎曲弓形。莖干的肉質(zhì)皮層淀粉含量很高。

2.聶帕棕櫚:高6米, 扇形長葉簇生在莖基部;生長在東南亞。果實富含糖分,松脆、鮮嫩、可口,莖的生長錐味道類似卷心菜。

3.芭蕉或大蕉:高3-10米,在熱帶地區(qū)廣泛分布;淡綠色的羽狀大葉。堅硬的大蕉漿果只有烹制后才可食用。它的淀粉含量較高,但糖分比較少。莖的生長錐、幼莖和根內(nèi)皮均可食用,味道也很不錯。

4.桄榔:高達12-20米,莖干上粗糙而多鱗片,頂端著生的葉與西谷椰子相似,但更為直立;黃色的果枝。野生品種生長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收集樹汁后沸煮,就可熬成糖漿。

5.藤條棕櫚:攀緣類,羽狀葉片,具有鉤狀彎曲的頂部,攀緣生長在其他喬木上。常生長在原始熱帶雨林中。膨脹的莖、種子和生長錐均可食用;根部可制作上等的鞭子。

6.魚尾棕櫚:平均高10米,莖光滑,具有多層環(huán)形莖環(huán);羽狀長復(fù)葉,卵形或條帶形小葉,對生。在原始熱帶雨林中有許多類似的種類。用途同西谷椰子相同,但漿果不能食用。7.椰子樹:高達30米,廣泛生長在熱帶的潮濕地帶。大堅果簇生在葉片基部,纖維質(zhì)的椰子果外有一層光滑的果殼。還沒有成熟的乳狀果肉也可以食用,樹汁煮沸后就可以熬出糖漿。

其他類的熱帶棕櫚樹還有:

皮刺棕櫚:分布在美國,細長莖,亮黑色的皮刺。紅色或黃色漿果煮沸或烤燒后即可食用。

卜那洼棕櫚:分布在巴西和圭亞那,小漿果,為淡紫色,長約2厘米。果肉和種子均可食用。

巴西椰子樹:分布在熱帶南美地區(qū),性喜潮濕,常生長在有潮汐漲落的河灣。漿果有柔軟的紫紅色肉髓,可以食用。

多數(shù)棕櫚嫩莖的生長錐都可食用———選擇那些不太苦澀的。生長錐常常包在冠狀葉片中,或著生在莖基部。如果不能確定,最好不要食用不太了解的漿果,尤其是在遠東地區(qū)———有些漿果含有結(jié)晶物,食用后會引乏腹部劇烈疼痛。

8.番木瓜:小型喬木,高2-6米,莖柔軟而中空,莖頂部簇生著羽狀葉,葉基部著生暗綠色的大堅果,外形似木瓜,成熟時變成橙色或黃色。廣泛生長在所有的熱帶潮濕地區(qū)。漿果可以生吃,嫩葉、花和嫩莖煮熟后均可食用。煮時至少需要換一次水。小心不要把沒有成熟漿果的乳汁濺到眼中。熱帶植物1.辣木:高10米,對生卵形小葉,奇數(shù)復(fù)葉;黃白色的小花,棕色三棱形果莢,有25-38個種子。野生品種生長在東非和南亞地區(qū),現(xiàn)在各處均有引進的品種。葉和嫩果可以生吃或烹制后食用;將成熟的果莢撕開后烹制;根可作調(diào)料。壓榨根和葉片獲得的汁液可以治療炎癥。

2.芒果:廣泛分布在溫暖潮濕的地區(qū),中到高大的常綠喬木,狹長的黑色革質(zhì)葉,簇生在枝頭。卵形漿果,直徑7.5-13厘米,綠色到橙黃色不等,可以生吃。有些人會對芒果的葉片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

3.甜果:木本植物,高5-6米,卵形到長條形革質(zhì)葉,花與馬木蘭花類似?;揖G色球形多汁漿果由許多小果組成。原產(chǎn)于原始熱帶雨林中,現(xiàn)今在各地均有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qū)有兩種可食用的品種:南美番茄枝和番荔枝屬植物。

4.酸果:分布廣泛,高達12米。大漿果,外形類似鱷梨,綠色,堅韌,堅果的皮上有脊,重達2公斤,酸味濃烈。

5.野無花果:廣泛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有些還生長在沙漠地區(qū)。蔓生莖,有氣生根,常綠的革質(zhì)葉。果實直接生長在枝頭上,類似梨果,可以生吃。木質(zhì)化的果實或長有刺激性絨毛的果實都不能食用,不要采摘。

6.面包果:喬木,高15-20米,大葉,有深裂口。瘤狀的漿果,外殼光亮,內(nèi)有乳狀的汁液。生長在大部分的熱帶地區(qū)。漿果的淀粉含量高,可以生吃,不要先要剝?nèi)スひ约肮?nèi)粗糙的斑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