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求生的主要障礙是水問題。在考慮哪些植物可以食用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些貯水的喬木及仙人掌屬的植物,這十分必要。沒有水時盡量不要進食;消化過程會消耗更多的體液,加速脫水。
1.桶形仙人掌:生長在北美的西南地區(qū),平均高1.2米,可生產(chǎn)1升以上的可食用汁液,有時還帶有苦澀味,汁液呈乳狀。通常不要結(jié)出植物的乳狀汁液,它們要么有毒,要么有刺激性,但桶形仙人掌例外。從仙人掌肉質(zhì)的葉頂端切開,搗爛內(nèi)部的髓漿,然后倒出來飲用。只有再危急時刻,走投無路時才值得冒險。
2.仙人果:樹墊狀的肉莖成串生長,長有許多尖銳的星形小刺。黃色或紅色花。卵形的紫紅色漿果,剝皮后可以生吃。柔嫩的肉莖剝皮后烹燒———除去尖刺,壓榨肉莖可獲得水分。原產(chǎn)于北美地區(qū),現(xiàn)廣為分布。尖刺非常厲害,要小心。在非洲不要與大戟屬植物相混淆不同之處在于大戟屬植物有乳狀汁液。
3.草菝葜:在南部非洲地區(qū)分布著多種該類植物。個大,形狀怪異,莖短,多汁,枝葉末端有指狀肉質(zhì)葉。星形花,很容易辨認,可能長有毛刺?;ê统墒鞎r發(fā)出濃烈的腐肉臭味,是該類植物的特征。切開莖就可吸取汁液。
4.龍舌蘭:莖基部密生著劍狀革質(zhì)葉,蓮座型葉叢,柱狀的長花莖,上面著生大量黃紅色花。沒有花的莖干部分可以烹制后食用。生長在墨西哥、南美、南部歐洲、非洲、亞洲、美國南部及地中海的部分地區(qū)。在潮濕的熱帶地區(qū)及干旱的荒漠地帶也有分布。
5.野葫蘆:西至撒哈拉,東到印度都有分布;各處都有栽培的品種。匍生,有木質(zhì)的卷須,圓球形的大漿果。沒有成熟的漿果煮熟后味道更佳,種子炒熟后也可食用,嫩葉烹制后也可食用,花可以生吃,咀嚼嫩莖就可以獲取水分。
6.海棗:野生的品種,靠水生長。從北非到印度都有分布;各處均有引種。高而細長的莖頂部簇生著一束長羽狀葉,高達4米。漿果和嫩莖的生長錐均可生吃;嫩葉烹制后可食用。樹干富含汁液,其中糖分含量很高,煮沸后可獲得糖漿。
7.猻面包樹:高大的喬木,從非洲到澳大利亞都有生長。成熟的樹干高達9米,根部水分含量較多。絳紫色漿果,長10-20厘米。漿果和種子均可生吃,嫩葉需要煮熟后食用。
8.金合歡樹:從非洲到澳洲北部廣泛分布,中型的喬木。羽狀復(fù)葉,對生小葉,葉腋部著生有球狀花序,不同品種,花色各不相同,白色、黃色或淡紫色都有。從根部可以獲取水,種子炒熟后即可食用,嫩葉和嫩莖需煮熟才可食用。
9.稻子豆樹:生長在地中海地區(qū)沿岸的荒地中,從撒哈拉經(jīng)阿拉伯地區(qū)至印度東部都有分布。在瑪爾特地區(qū)幾乎是惟一生存的樹木。莖高達15米,對生常綠復(fù)葉,葉腋部著生有紅色小花,革質(zhì)肥厚的豆莢,果肉中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以生吃。堅硬的棕色種子可以像麥片一樣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