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秘密5:基金自購能反映信心嗎(2)

明明白白買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個秘密 作者:吳敏


以2008年9月份某基金的自購為例。雖然從后來看,當年的10月份是股市一輪調整的低點,但當時基金公司的看法也并非特別明確,該基金從2008年9月10日開始的6個月內運用公司固有資金對旗下開放式基金4 200萬元,通過某家證券公司申購。但采用的方法卻是每月等額申購,即每個月均等投資一部分。

這在當時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后來媒體詢問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表示說:“雖然市場經歷了近一年的深幅調整,當前影響市場運行的綜合環(huán)境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但市場目前的估值已進入合理區(qū)域,回落到一定的低估狀態(tài),因此通過分次等額申購的投資方式,以未來6個月內的市場平均成本完成此次的自有資金的申購?!?/p>

這段話表達的意思是,大概底部就在那里,但是具體時間“不確定”,所以等額申購??梢娀鸸疽惨J認真真地利用理財手段分散風險,而不是單純地作秀和表態(tài)。

實際上,大型基金公司的自有資金是挺多的?;鸬墓芾碣M都是逐日計提,而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又沒有負債。可以說,中型以上的公司都有不少的現(xiàn)金,這些現(xiàn)金怎么用呢?證監(jiān)會限制了基金公司的資金只能買賣自己的產品,所以自購基金的行為才會那么多。

2.基金公司員工自購基金反映了什么

有不少的新基金成立時,公告上面除了披露基金公司有沒有自購之外,還會披露公司員工有沒有掏腰包購買。公司的錢是沒處花,那么員工個人的錢總是很謹慎的,員工自購的情況能不能反映出市場的冷暖呢?

很可惜,投資者同樣不能從這個數(shù)據(jù)中得出結論。

誠然,基金公司的員工也有理財?shù)男枨?,他們對自家的產品相對比較了解,所以買一些自家的產品也不奇怪,一旦產生購買,便會在基金的公告中出現(xiàn),并不能從中得出特別的結論。

同時,還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有些公司會要求員工認購自己公司的基金。對此,銀河證券等券商的研究員也有過研究,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凡基金公司要求員工認購過的,員工的人均認購量都很高;反之則很低,有的公司甚至是零。

有些基金公司的員工就直接透露買自家基金的原因:“當年發(fā)一個股票產品,我并不看好后市,發(fā)行也不樂觀,不過公司‘號召’大家來購買,我也就認購了。”

在這些原因之下,我們就能很好地解釋以下的情況了:

2009年1月到7月15日,基金公司員工參與認購了59只新基金中的47只,份額超過7 400萬份。

A股走牛的2007年,57只當年成立的新基金中,45只新基金出現(xiàn)了員工認購的情況,累計認購份額只有4 200萬份。

在2008年市場下跌的過程中,34只新基金中有29只有員工認購,累計認購份額7 200萬份,從員工參與認購新基金占全部新基金的比例看,要高于2009年,而從單個基金的認購份額看,也要高于2007年和2009年,如圖1-8所示。

顯然,越是在行情不佳的時候,員工自購數(shù)量也越可能大,以此來支持自家公司的發(fā)展,加上員工自發(fā)的購買基金行為,投資者很難從中獲得太多關于基金業(yè)績的信息。

圖1-8基金公司員工自購基金鐵比例

3.基金公司自購是為了自保

顯然,每一個月、每一個季度,幾乎都有基金公司在動用自由資金認購、申購或者贖回自己的基金。但這并不意味著基金公司就一定能靠此賺到錢。

從數(shù)據(jù)來看,截至2009年7月份,大部分2008年4月份以后自購的產品實現(xiàn)了正回報,但大多數(shù)3月份以及之前自購的產品仍然虧損。

另外,從基金的業(yè)績看,在2008年1~6月的自購的基金中,業(yè)績排名靠前的并不多,多數(shù)均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個別還處于同類基金中最末的水平,如表1-6所示。

表1-6 2008年1~6月有自購的基金截止2009年7月的表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