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經(jīng)文對于預(yù)先注定的生命階段的永恒意義的描述是“柏拉圖式的”,這種發(fā)展階段普適于塵世萬物。當然,這種“永恒”可能會成為僧侶們實行專制的正當理由,它在文化崩潰時期無異于欺騙;但是,既然今天我們?nèi)绱肆私?、如此注意其意義的顛倒和扭曲,而相對忽視重新恢復(fù)它的價值這一點,那么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種人類努力成長的方式中所蘊含的秩序,即使會有明顯的偏差,也是一件好事。通過對發(fā)育的臨床觀察,我們對于幼年和童年時期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已經(jīng)有了相當了解;我在評價這些階段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時,曾假定在人生之初,已經(jīng)對“善”有所期望;童年時期形成初步的意志、目標、主動性和技能;青年時期則為進入成年生活奠定了某種誠信體系的基礎(chǔ)。
首先,必須看到,與我們臨床對嬰兒脆弱性的強調(diào)相反,印度傳統(tǒng)對生命的設(shè)想并不考慮“感知”年齡之前的階段 而所謂“感知”,指兒童能夠集中精力傾聽人們對他所講、所讀、所唱和所展示的一切,同時,他渴望與教他知識的人在一起。這就是說,孩子在8歲前一直被看做新生兒,只帶有出身的種姓的烙印。P V Kane,History of Dharmasastra, Poona: Bhan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1941, Vol 2, part 1, p 188 參見Sudhir Kakar, “The Human Life Cycle: The Traditional Hindu View and the Psychology of Erik H Erikso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8, No 3, July 1968, pp 127-136。8歲時,要“針對”他舉行某些儀式,但并沒有他的理解和參與。然而,這些儀式確實強調(diào)了我們所知的生命關(guān)鍵階段 只是我們認為希望是出現(xiàn)在生命之初的基本人生力量,而印度教的觀點(相當有理地)把它歸于太初:
那么希望從何處來? 希望是每個人最后的依托。當希望破滅時,悲哀會接踵而至,真的,幾乎與死神降臨一樣。 我想希望比青翠的高山還要高大。哦,也許比湛藍的天空還要寬廣。哦,也許,哦,天哪,它真是無法比擬。哦,庫魯斯的主,希望是多么的難以理解,又是多么的難以征服。明白了希望的這一本質(zhì),我想問,還有什么像希望一樣不可征服?The Mahabharata,Vol XII (Shanti Parva), M. N.Dutt, trans.,Calcutta:R.M.Sircar, 1902,p.186。
被我們歸于生命周期初始階段的東西,印度教的觀點會把它投射到前世生活中,前世生活可以決定一個人來生的坐標:不但決定了一個小孩轉(zhuǎn)世的地點(delba)和時間(kala),而且決定了他的天性(gunas),和因此而來的成就(shrama),而這是由他生逢其時的種姓賦予的。因而,出生在婆羅門的人能夠識文斷字,出生在剎帝利的人知道如何打仗和統(tǒng)治,出生在吠舍的人懂得經(jīng)商或種地,而出生在首陀羅的人只能汗流浹背地干活?;蛘?,他會錯過所有這些體面的工作,注定一生要干別人不愿意沾邊的活,成為不可接觸者。但是,就算是不可接觸者,他的前面也有無限的機遇。
我們西方人自豪地克服了所有前世注定的思想,但是我們?nèi)匀粓猿謨和逃仨殢娬{(diào)天賦 即由進化所固定下來的漸成發(fā)展。當然,在臨床醫(yī)學(xué)或者歷史學(xué)的研討會上,我們肯定能感覺到我們?nèi)匀怀钟忻跋榷ǖ挠^念,只不過要么反映在遺傳或體格稟賦上,要么反映在早期的經(jīng)歷和難以恢復(fù)的創(chuàng)傷上,要么反映在文化和經(jīng)濟的剝奪上 總之,反映在過去上,而過去像宿命一樣暗淡。讓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溯往追來”,如果不曾假定自己一直活著,并將繼續(xù)活下去,沒有一個人能夠僅僅在自己的頭腦中想象自己的存在;宗教對于人世久遠的看法僅僅賦予這一心理稟賦以一種可以分享、傳遞和儀式化的形象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