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單調的公主故事改編得豐富一些,讓它賦予女兒的不單單是一顆愛美的心,更多的是一些更珍貴的內在品質,如堅強、勇敢、機智、不依賴別人,等等。
寧寧小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習慣,睡覺的時間快到了,她便自動拿著童話書來找我,讓我講故事給她聽。每當這時,我都會愉快地答應她,確切來說,我很享受為她講故事的時光,可以摟著她,一邊輕拍著她的身體一邊柔聲細語地講給她聽;也可以把她抱在懷中,用手指著童話書上的字,一字一句地講給她聽
后來我甚至還發(fā)現(xiàn),這種睡前的故事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讓女兒盡快入睡,少了很多關于睡覺問題的討價還價及不情愿;二是可以拓寬女兒的知識面,例如,通過講故事,她可以認識一些字、記住一些詞語;第三,可以增進與女兒之間的感情,每當由于忙碌沒有時間為女兒講故事時,她都會膩在我身上,撒著嬌說:“媽媽,沒有你的故事我睡不著!”因此,我常常把睡前聽故事稱作是女兒的入睡儀式。
大概從女兒3歲半起,這種睡前儀式正式啟動,對此,我和女兒都非常享受地沉醉其中。但大約半年之后,一件看似非常不起眼的小事卻打破了我內心的平靜。
這件小事發(fā)生在寧寧和鄰居家一個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比寧寧大一歲,我與她的媽媽也非常談得來,經常在一起討論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一個周末,她們母女倆來家里做客,兩個媽媽聊天,兩個女兒就在一旁做游戲,她們一會兒扮演白雪公主,一會兒扮演睡美人,一會兒又扮演美人魚,忙得不矣樂乎。但剛玩了沒一會兒,兩個小家伙便鬧起了矛盾,原來她們都爭著搶著扮演睡美人,誰也不想當老巫婆,最終只能是誰也不理誰了!
玩不到一起,女孩便一直嚷嚷著回家,沒辦法,我們兩個大人只得是幫她們調解矛盾。我問兩個小家伙都想扮演睡美人的原因,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睡美人漂亮,老巫婆丑,討厭又丑又狠心的老巫婆!”這無可厚非,但就在這時,我的寶貝女兒又說了一句:“睡美人多好呀,王子總會來救她!”這時,旁邊的女孩也不甘示弱:“阿姨,王子也會來救我的!”
“阿姨,王子救我?”、“媽媽,王子救我?” 看著兩個小女孩那期望的眼神,就好像她們的命運真的掌握在王子的手里一樣,王子去救誰,誰就能獲得一生的幸福。但現(xiàn)實的問題是,王子僅僅是童話家所塑造的一個美好的虛幻角色,它只存在于虛幻的世界。再退一步講,即便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存在王子這一角色,我們能讓女兒消極地等待,等待他來掌控我們寶貝女兒的命運嗎?
作為女孩的家長,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喊出答案:“不,一定要告訴女兒,誰也不能決定你的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是的,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我們卻忽略了,平時那些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的故事卻一直在向女兒傳達一種恰恰相反的觀念:消極地等待在這里,王子就會來救你;只要結識了王子,灰姑娘也能變成公主
在女兒小的時候,也許這種消極觀念的影響并不明顯,但等她們長大后,相信很多媽媽都會后悔地這樣抱怨:“都是那些害人的童話故事惹得禍!”
有一段時間,我曾被一所學校聘請為初中生做心理咨詢,在這期間,我接觸到了兩個女孩:
一個女孩叫小雅,長得小巧玲瓏、文文弱弱的,她告訴我,她厭煩這種競爭激烈的學習,每次考試之前,她都緊張得不行,有時不得不用安眠藥強迫自己入睡。她還對我說,她真希望自己生活在古代或是童話世界里,這樣就不用面對如此殘酷的競爭了。
另一個女孩叫蕊蕊,她的座右銘是: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她非常羨慕隔壁鄰居家的一個姐姐,說是她學歷并不高卻嫁了一個有錢的老公,動不動就出國旅游。她曾偷偷地向我透露,她非常羨慕那些古代的小姐們,只要長得漂亮,就成在能在白馬王子或白馬公子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一生。
我對這兩個女孩的評價是,愛做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