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理曼帝國中,我們第一次看到歐洲的形態(tài),它是與古代地中海世界不同的一個社會和文化單位。查理曼帝國存在的時間不久。苦難的時代尚未結束。9世紀,新的入侵者襲擊了西方基督教世界。馬扎爾人(拉丁語為”匈牙利人“)一直使歐洲很多地區(qū)感到懼怕,直到約公元900年定居多瑙河中游。新的日耳曼部落傾巢而出,這次他們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叫做挪威人、維京人或丹麥人。他們突然從四面八方出現(xiàn),864年抵達俄羅斯的基輔,874年發(fā)現(xiàn)冰島,1000年甚至到達美洲。在基督教世界,他們襲擊海岸,溯河推進,僅在英格蘭的丹麥區(qū)和法蘭西的諾曼底兩處就有相當多的人定居下來。與此同時,阿拉伯人襲擊法蘭西和意大利沿海,占領了西西里。各地政府的力量都不足以抵擋這種攻擊。遭受反復襲擊的當?shù)鼐用?,自行謀求防衛(wèi)的辦法,而失敗時則被屠殺搶劫,或被擄掠,淪為奴隸。
與第一次相同,第二次野蠻人的浪潮在改信基督教的過程中逐步平息下去。到1000年,這個過程接近完成。1001年,教皇派人把一頂金王冠送到馬扎爾人那里,把圣伊斯特萬加冕為馬扎爾人的第一個國王,從而將匈牙利納入拉丁西方的范圍。波蘭、波希米亞以及北歐人的家鄉(xiāng)斯堪的那維亞,都迅速地實現(xiàn)了基督教化。在老的基督教國家,例如法蘭西,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里的最后一批尚未信教的莊稼人--即住在”未開墾地“的”未開化人“,終于被傳教士們發(fā)現(xiàn),也加入到基督教信徒行列之中。在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信仰現(xiàn)在已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西歐各個歷史上的民族在拉丁教會不斷擴展的宗教和文化體系內匯合在一起了。
與此同時,西方和東方繼續(xù)分道揚鑣。君士坦丁堡的希臘主教拒不承認羅馬主教擁有最高權力,他們認為羅馬主教不過是西方野蠻人之輩。而羅馬教皇則否認拜占庭帝國的政治要求。這就導致東西方教會的大分裂。這一分裂經過300年的發(fā)展,于1054年固定下來。教會大分裂把基督教世界分為拉丁天主教會(即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正教教會?;浇绦叛鍪菑木刻苟”鞯蕉砹_斯各族的,所以,俄羅斯人(像巴爾干諸民族那樣)在精神和知識交流必須通過教士來進行的幾百年間,一直與西方沒有聯(lián)系。確實,俄羅斯人認為,拉丁西方既屬邪惡和異端,又是傲慢和褻瀆神圣的。同時,由于教會分裂,拉丁西方割斷了與古代聯(lián)系的又一紐帶,從而更明確地成為他們自己文化的獨立中心。
到1000年或其后不久,我們稱之為”歐洲“的統(tǒng)一體建立起來了。現(xiàn)代歐洲諸民族和國家,從希臘-羅馬文化崩潰后的動亂中產生了。出現(xiàn)了一個法蘭西王國,東面連接邊界很不明確的德意志的大塊地區(qū)。西班牙北部有幾個基督教小王國,意大利半島則有不少城邦。在北方,當時存在著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丹麥、挪威和瑞典也已形成。在東方,興起了波蘭、波希米亞和匈牙利三大王國,前兩者中斯拉夫人占優(yōu)勢,匈牙利則以馬扎爾人為主。但三國的文化都是拉丁文化,宗教都是天主教,而且無不傾向西方。至于東斯拉夫人(即俄羅斯人)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也各自組成自己的王國,但他們的語言和宗教與西歐不同。由于他們是通過拜占庭傳教士才皈依基督教的,他們的文化是希臘文化,宗教是正教,并傾向君士坦丁堡。
1000年時的西歐文化與拜占庭或巴格達更優(yōu)秀的文化相比,仍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地方。看來從東西方的分裂中損失較重的可能是西方而非東方。可是,在這個時候,西方已經開始經歷一場非凡的運動,迎來了中世紀盛期的歐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