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都很欣賞阿登納突出的政治家風范,但并不贊成他的策略。美國陸軍的一個規(guī)劃單位制訂了一個重新武裝德國的計劃,并且發(fā)動了一場運動來促成北約接受西德入盟。但是,國務院則認為重建德國軍隊將會引起國內反動勢力的反彈,會招致波蘭和俄國的不悅,還會引發(fā)法國強烈的敵意。 法國人可能不太了解華盛頓的這種內部斗爭,但他們十分清楚如果美國在北約中勢力過大,如果德國被重新武裝起來,將會對法國的獨立造成什么樣的威脅。于是法國人展開了報復,試圖排擠美國,增加自身在歐洲大陸上的實力,他們的做法以往如此,未來仍將如此。
1950年初,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提出建議,“小歐洲”(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荷比盧三國)對它們的煤炭和鋼鐵工業(yè)實施聯(lián)營。像美國軍方重新武裝德國的計劃一樣,這個“舒曼計劃”也將產(chǎn)生深遠的政治影響。德國的基礎工業(yè)將被整合進西歐;魯爾(Ruhr)實際上將被國際化,這樣(如同法國希望的那樣)在摧毀了德國的軍事能力的同時,法國還將有權獲取該地區(qū)豐富的煤炭資源?;A工業(yè)的聯(lián)合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促使交通和農(nóng)業(yè)也匯入歐洲融合的壯闊運動當中。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該計劃并沒有包括英國和美國,這將會增加法國對于西歐的影響力。
法國希望通過經(jīng)濟手段來拴住德國、塑造西歐。美國人則打算通過北約的軍事結構來影響德國和西歐的局勢。50年代初期,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到了21世紀初,歐洲的發(fā)展也面臨著這兩個選擇。這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法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恩怨。1949—1950年,喬治·凱南提供了第三種選項。他認為通過某種關于中歐中立的計劃,俄國可以得到遏制,冷戰(zhàn)的緊張局勢也將得到緩解。凱南認為北約是這種中立化的障礙,因為新的聯(lián)盟會永久地分裂德國,而且會使得德國重新被武裝起來。
當凱南在國務院內部提出這種見解的時候,他遭到艾奇遜的強列反對。這位國務卿更喜歡以前的“X”先生而不是現(xiàn)在的這位“X”先生。但是俄國成功地爆破原子彈卻使凱南對自己的想法更有信心了。50年代初,凱南宣布將離開國務院去普林斯頓大學訪學一年。這樣,國務院內部另一場關于“脫離”(disengagement)的爭論也就打住了。
3 “美國失去”了中國
凱南的離去并不能使得艾奇遜不再受到批評。艾奇遜身為“歐洲第一”論的鼓吹者,而且在蔣介石失去中國的幾個月中他又正好在國務卿任上,所以他成了人數(shù)越來越多的蔣介石支持者——所謂“院外援華集團”(China Lobby)——的攻擊對象。該集團始于二戰(zhàn)期間的中國駐美使館。它主持在美國的親蔣宣傳活動,靠著向中國非法販運麻醉品來獲得活動經(jīng)費。直到1948年,院外援華集團還是微不足道的,但隨即就轉變?yōu)橐粋€高效的壓力集團。首先,該集團爭取到那些認為杜魯門把中國和自由企業(yè)制度出賣給了共產(chǎn)黨的美國富裕保守人士的支持。第二,許多美國人不明白為什么在毛澤東的共產(chǎn)黨軍隊征服中國的時候,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卻在袖手旁觀。這種失望情緒,加之他們對中國(和美國權力的限度)令人難以置信的無知,導致他們輕易地得出結論:有共產(chǎn)主義的同情者隱藏在國務院內部,一定是他們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金錢,把中國陷落歸結為上述原因在政治上的好處,加之某些當事人在亞洲的個人經(jīng)歷,使得院外援華集團得到了一些重要議員的政治支持。這些人包括威廉·諾蘭(William Knowland)(后來的共和黨多數(shù)派領袖)、肯尼思·惠里(Kenneth Wherry)(他曾經(jīng)說過,“有了上帝的幫助我們會提升上海向上、向上,一直向上,直到它和堪薩斯城一模一樣為止?!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