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偉大的企業(yè)家精神(1)

自己拯救自己 作者:(英)塞繆爾·斯邁爾斯


導語:

從此以后,勞動和科學將成為世界的主人。

——德·薩萬迪

如果把那些出身低賤的人所作出的貢獻忽略不計的話,難以想象英國的今天。

——阿瑟·荷爾普斯

勤勞的精神,是英國人民最顯著和最具表現力的特征之一,這一特征在過去的每一段歷史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直到現在為止,這個特征仍和過去任何時期一樣都顯而易見。正是因為這種表現在英國廣大公眾身上的勤勞精神,才鑄就了英國偉大的工業(yè)文明:一個國家的日益昌盛,主要依靠的就是個人力量充分的發(fā)揮。不管有多少國民參與其中,不管他們是什么職業(yè),農民、商販、工人,或者發(fā)明家、作家、藝術家,然而正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跡。每當這種積極向上、勤勞務實的精神成為一個國家的主要風氣時,它就會逐漸積累出良好的成果,并且借此來逐步糾正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及時彌補法律和制度上的不完善。

勤奮出天才

工作,就算是一項最艱苦的工作,都依然充滿樂趣,并且能夠提升自我。他認為,勤勉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老師,最艱苦的工作就是一所最高貴的學校,因為,它能造就真正品質高尚的人,能夠學到生存的技能,學會獨立,學習堅忍。

——斯邁爾斯金言

我們國家對勤勞精神的追求,是對民眾最好的一種教育方式。勤奮工作是對一個人最好的一種培訓方式,也是對一個民族最好的一種磨煉:勤勞與責任相伴,艱苦與幸福相連。

一位詩人說過:“通往天堂的路是由勞動和艱辛鋪就的。沒有哪一塊面包能比自己辛苦賺來的面包更香甜可口,不管是通過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闭驗橛辛藙趧樱祟惒耪鞣舜笞匀?,沒有勞動,文明則舉步維艱。勞動不僅僅是一種需要和義務,更是一種對幸福的追求。只有好吃懶做的人才會認為勞動是受苦受罪:肌肉、四肢、靈活的雙手、大腦神經和細胞都是體現勞動義務的工具,都是勞動的必需品。健康的勞動本身就是一種滿足和享受,而縱觀歷史,勞動這所學校教給我們的是最實用的智慧,沒有哪一種體力勞動不與高度的精神文明緊密相連。

艱苦工作是最好的學校

 一個人力量的大小、弱點的多少,取決于他勞動的多少。休·米勒最了解這一點:他從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得出結論,工作,就算是一項最艱苦的工作,都依然充滿樂趣,并且能夠提升自我。他認為,勤勉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老師,最艱苦的工作就是一所最高貴的學校,因為,它能造就真正品質高尚的人,能夠學到生存的技能,學會獨立,學習堅忍。休·米勒甚至提倡機械化的訓練,這種訓練可以提高人的觀察力,在處理日常的實際事務中獲取經驗,培養(yǎng)才能。這樣不僅能夠使人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更有利于人們的進步、成長和提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