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節(jié):前述(3)

中國的威脅? 作者:(法)魏柳南


盡管一部分軍事領導人(朱德、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試圖使人民解放軍遠離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這些政治運動自1957年開始就在中國周期性上演,中國還是在意識形態(tài)和毛澤東"在戰(zhàn)略領域不犯錯誤"的要求下艱難前進。盡管零星的爭議迅速被遏制,全中國對于新中國建立者的忠誠從沒有中斷。1966年2月,恰好在"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之前,毛澤東的妻子江青(她是這場新的根本性的政治運動的掌控者之一)1966年2月在軍隊組織的文藝座談會上,決定由江青主持解放軍的文藝工作,盡管她先前與軍界的聯系甚少。突然介入軍事事務,強化了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化,這服務于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的擁護者。由于對越南戰(zhàn)爭所采取的政策和對文藝問題所采取態(tài)度的各種爭論,在人民解放軍中林彪的潛在對手被排擠了。從1966開始"文革"小組控制了軍事組織和文化機構。毛澤東親手將人民解放軍卷入這場暴風雨,并號召它"支持左派的大多數群眾",停止為"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提供庇護,"在奪取權力的斗爭中為左派革命群眾提供積極支援"。軍隊自此不能再擺脫政治運動的不斷升級,否則就自身難保。1969年4月第九屆黨的代表大會上,20名政治局委員有12名是軍隊的。

1971年9月1971年9月13日,林彪攜家人乘飛機叛逃,在蒙古境內的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林彪叛逃墜機后,幾位和其有牽連的將軍被指控,人民軍隊的勢力逐步減弱,政治作用降低,國防部部長職位一直空缺。1975年,德高望重的葉劍英元帥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接任這一職務。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解放軍重新開始發(fā)揮它在維護國家穩(wěn)定方面的作用,尤其是1976年粉碎"四人幫"時,國防部長是人民解放軍權力最大的人物之一,其職權與軍委副主席相似。

因此,軍隊從1978年開始自然要求加入到改革和軍事現代化的行列中,后者是黨所提出的"四個現代化"之一。然而,軍事大權仍完全掌握在中央軍委手中。

伴隨1978年開始的改革,人民解放軍也進入了變革進程,同時它的地位和影響重新受到質疑。華國鋒繼任之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于1980年8月通過了鄧小平關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重要講話,政黨和軍隊力量關系的問題突然提到議事日程。在"文化大革命"中,共產黨實力受到極大削弱。然而軍隊雖然相對削弱,但仍然舉足輕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