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節(jié):“發(fā)生了什么”對話:內中情節(jié)如何(3)

高難度談話 作者:(美)道格拉斯·斯通


在杰克和邁克的矛盾當中,杰克認為是邁克的錯誤導致了這一切:你應該在手冊付印之前提出種種問題,而不是在一切都完成之后。而理所當然地,邁克則認為是杰克的錯誤造成了這一切:既然是杰克負責排版設計,他就應該為這些錯誤負責。

可是,談論錯誤和談論真相一樣——只會產生不和與否定,以及少得可憐的對這件事情或局面的了解。它會激起我們對于可能降臨的懲罰的恐懼,并讓我們更加堅持之前的觀點。誰都不愿意承擔因為過失所產生的責任,尤其是在一種不公平的狀態(tài)下,所以,為了不做“替罪羊”,我們必然會全力以赴地為自己開脫責任。

那些孩子尚小的為人父母者就深知這一點。當坐在汽車后座的一對雙胞胎調皮打鬧時,對其中某一人的批評必然會招致他的抱怨和不滿。他們會說:“可是,是她先打我的”或是“我打她是因為她管我叫小孩”。孩子們之所以會辯解,是不想因為懲罰而失去自己的甜點,同時,這也源自于一種存在于他們內心的正義感。誰都覺得自己不應該是那個承擔錯誤的人,因為自己本來就沒錯。

坐在前座上的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兩個孩子究竟錯在哪兒。然而,當我們自己身處于問題之中時,想要分辨出誰錯在哪兒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墒牵S著高難度談話愈陷愈深,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事情會演變成如此必然是雙方作用的結果——或者說,是雙方都沒發(fā)生作用的結果,而這時,懲罰幾乎于事無補,更不是時候。在爭論當中,有些本來很聰明的人卻往往會做傻事。事實上,最明智的行為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首先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蒙蔽了他們的雙眼讓矛盾愈演愈烈,接著才是想辦法阻止問題的再一次發(fā)生。

專注于談論過失只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集中精神找出產生錯誤的真正原因,以及糾正錯誤的方法。理解過失設定和歸納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并糾正我們錯誤的方法。追究責任與歸納責任之間的差別可能很細微,可是,弄清楚并了解這一細微的差別卻是值得的,因為這一點小小的差別將會讓你處理高難度談話的能力有大大的提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