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節(jié):太極生命鐘--陰陽運行對養(yǎng)生的啟示(3)

易經養(yǎng)生法 作者:楊力


陽虛還有心陽虛。心陽虛的表現就是胸部發(fā)涼,心臟部位發(fā)涼、怕冷,而且稍微勞累一點就心慌,臉色不好、氣短。

肝陽虛的表現為生命萎靡不振,沒有生機。因為生氣是主肝,肝氣是主生發(fā)的,中醫(yī)的肝和西醫(yī)的肝不是劃等號的,它是一種肝氣。

還有肺陽虛。肺陽虛表現為肺部的陽氣虛。肺部的陽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氣喘,所以動一點就氣喘、氣短,甚至咳嗽。

腎陽虛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神疲乏力,最明顯的是面色發(fā)暗。沒有精神,沒有氣,這叫做神疲乏力。另外,會伴有腰以下發(fā)涼。腰部是藏腎的地方,腎陽虛了,火種減少了,火力減少了,所以腰以下發(fā)涼。腰以下發(fā)涼最典型的一個癥狀是小便多,夜尿尤其多。

陽虛會導致我們健康中的多種疾病,所以,在我們這一生當中,你都要保養(yǎng)你的陽氣。如果你出現了上邊我說的這些癥狀,您要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不要讓氣虛發(fā)展到陽虛。

三個要領保養(yǎng)真陽

陽氣對于生命而言是這么的至關重要,但是陰氣的到來也是不可抗拒的,對于生命的盛衰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有什么辦法可以保養(yǎng)真陽,對抗陰毒,延緩衰老呢?

我們有三個要領。第一個要領就是說,我們得和天時相應,從冬天到春天,陽氣就開始生發(fā),從春天到夏天,陽氣是最多的時候,這叫做陽長陰消,那么我們春夏就應該養(yǎng)陽。養(yǎng)陽要和這個四時陰陽相結合,從根本上就是說要借助天之陽氣,長養(yǎng)我們人之陽氣,如此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怎樣養(yǎng)這個天的陽氣呢?最重要的就是曬太陽,那么也就是說我們人的這個陽氣,和天上的陽氣是息息相通的,那么我們養(yǎng)陽,首先你就要曬太陽,這應該說是不花一分錢的,最簡單的道理了吧。這就是《易經》的最深奧的道理,轉化為了我們最簡單的養(yǎng)生方法。

我們要曬太陽但是還要會曬太陽,那么怎么曬太陽才是正確的呢?

當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在東方徐徐的升起的時候,我們就出來,用兩個手的勞宮穴面對著太陽,做深呼吸,這樣可以養(yǎng)我們的心和肺。

第二個時間就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的中午,是曬太陽最寶貴的時間。在曬太陽的時候,我們要把帽子脫掉,這樣我們沐浴陽光的時候,頭頂的百會穴,就把陽氣吸進去了,這樣可以養(yǎng)腦;我們還可以轉過身,低頭,讓太陽從風池穴進來,風池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人體,陽氣可以貫通我們的督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