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節(jié):養(yǎng)生先養(yǎng)氣--"氣"是生命的本源(7)

易經(jīng)養(yǎng)生法 作者:楊力


最后,我們還要注意腰的保養(yǎng),不要隨便傷了腰,因為腰里邊藏著腎虛命門--兩腎,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地方。

人的精氣神三寶,其中精和氣它的根--元氣元精就在腎里邊,所以你這個倉庫得保管好,不要讓它漏水,不要讓它受寒。保護好了你先天藏在里邊的腎精,就會維持你的生命。然而,仍有好多人在過度的用腰,過度的用腰的結果是傷了他的腎。那怎么辦呢?我給大家建議就是壯腰健腎。取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各一兩,泡在500毫升的白酒里邊,一天一到二次,一次飲5到10毫升即可,一般喝完500毫升后就好了。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多補充動物蛋白。

保養(yǎng)脾氣

中醫(yī)歷來就有"脾為后天之本"的說法。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jié)、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等因素,因此預防也要從這三方面做起。

脾氣虛表現(xiàn)為:厭食、腹脹,舌苔發(fā)白,脈博虛弱;這時候就要健脾。脾氣虛是怎么形成的呢?《黃帝內經(jīng)》中說,生病起于過用;過度的運用,它亢奮之后,必然帶來衰竭。要保護我們的脾,最重要的是飲食要節(jié)制,我在臨床上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病患,就是說他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以后肚子就脹。我給他號脈發(fā)現(xiàn),他的脈比較弱,舌苔也白,然后我就知道他這是脾氣虛,必須得健脾。那為什么形成脾氣虛呢?我問他是不是最近一段時間吃得太多了,暴飲暴食了?得到了很多肯定的答案?!饵S帝內經(jīng)》告訴我們,我們要合理的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必然來的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給你罷工了。所以,保養(yǎng)脾氣,飲食一定要節(jié)制,尤其不要撐著。

其次是寒溫要協(xié)調,飲食不要過涼,也不要過熱。太燙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涼了容易導致脾胃陽虛。

我們在夏天尤其要注意養(yǎng)脾。因為脾為土臟,按照五行生克關系是怕火,因為火克土,夏是火的季節(jié),所以夏天最要注意脾胃保健,否則脾胃在此時期最易患病,如腹瀉、嘔吐之類。另外,因為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養(yǎng)脾之道在于進食有規(guī)律,不吃損傷脾胃的食品,如過辣、過甜、過咸、過辛、過苦的食物。

保養(yǎng)脾臟可以用山藥、白術、苡仁、芡實、白扁豆,燉肉或熬粥來吃。如感覺自己消化不良、腹脹、不思食等,飯前或飯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麥芽、炒雞內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