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第五章 幫助你的敵人,用善意(2)

善意的力量 作者:(美)琳達·凱普蘭·薩勒


但,究竟誰是敵人?世界上幾乎沒有幾個我們能真的確認為敵人的。我們或許可以說是恐怖分子,但大多數(shù)我們認為是"敵人"的,其實只是傷害我們自尊心的人,像是,在升遷中打敗你的同事,或者那個竟然有種拋棄你的男朋友。這也是為什么離婚會搞得那么難看,沒有一對離婚夫妻真的在乎誰拿到巴瑞o曼尼洛(Barry Manilow)的暢銷精選,前夫或前妻只是在猛烈攻擊對方,因為他們的自尊受到傷害。

當你學會放開自尊,丟開心中的那張計分卡,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人生大多不是人我對立,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是團隊合作,互相配合,這就是文明的意義?;蛟S只有一個總統(tǒng),但得有五百三十五位國會議員才能讓我們的立法機構運作。你和同事或許會進行一場友善的競爭,比賽誰的銷售紀錄比較好,但如果希望公司的營收和股價上揚,你們兩人其實都必須表現(xiàn)良好。

熱門電視影集《六人行》(Friends)的演員換約方法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劇中演員知道他們可以提高談判的籌碼,以及他們的銀行存款--如果他們團結在一起談判薪水,要求每位演員領取相同的酬勞。他們原本可能會展開一場自我意識大戰(zhàn),爭奪到底是珍妮弗o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還星莉薩o庫卓(Lisa Kudrow)才是影集的頭牌明星。然而,他們放下了計分表,因此延長了影集的壽命。而且,當然,賺了一大筆!

eBay上領悟的人生真理

要進一步了解為何合作是更有力的策略,可以回想一個熟悉的心理學實驗"囚犯的兩難(The Prisoner's Dilemma)"。在實驗中,有兩位參與者(囚犯)和一位莊家(警察)。每個參與者都拿到兩張卡。一張寫著"合作同謀",另一張寫著"背叛同伙"。每個扮演囚犯的參與者被分開偵訊,彼此不能見面的囚犯必須決定要不要與同謀者合作,但他不知道關在隔壁的囚犯所做的決定。

如果兩名囚犯繼續(xù)同謀合作,也就是堅不吐實,就會各得三百美元;如果兩人都背叛同伙,也就是供出對方,就會被各罰十美元。所以,如果另一人作同樣的選擇--都招供、或都不招,就有合作的誘因。然而,如果一名囚犯堅持與同謀繼續(xù)合作,另一人卻背叛同伙,那背叛同伙的可贏得五百美元,而堅持與同謀繼續(xù)合作的罪犯則會遭到"受騙代價(sucker's payoff)"一百美元的罰款。

按:該實驗原來是假設兩名犯案的同黨同時被捕,被分別關在兩個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進行審訊。假如兩人皆保持沉默,死不招供的話(也就是與他的同謀合作),則由于證據(jù)不足,兩人皆只會輕判一年;但只要其中一人供出他的同黨(即背叛他的同謀),他自己會獲得釋放,但另一被出賣的囚犯就被判二十年。如果兩人都招供的話,則會各被判五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