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意在言外
對美國人而言,圖中的手勢意味著"好,不錯";而對意大利人來說,這表示"數(shù)字一";日本人則認為這個手勢代表的是"數(shù)字五";不過,在希臘人眼中,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國則表示"很棒"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走進一間熙熙攘攘的房間之后,不用幾分鐘,他就能準確地描述出房間內各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此時此刻的感受。在人類的口語尚未進化完全之前,通過他人的行為來解讀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就是當時的人們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交流方法。
人類發(fā)明收音機之前,人與人之間的大部分溝通和交流都是通過寫在書本、信件以及報紙上來完成的。這就意味著那些相貌不佳的政客,以及一些像亞拉伯罕-林肯那樣不善言辭的演說家只要能夠持之以恒,堅持己見,并能寫得一手好字,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對那些能夠自如駕馭口頭文字的人們而言,譬如說溫斯頓-丘吉爾,收音機時代的到來無疑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不過,假如換成了更注重視覺效果的今天,他們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了。
今天的政治家們都很清楚,政治與公共形象和行為舉止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有頭有臉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肢體語言私人顧問,從而幫助他們借助肢體語言使自己看起來顯得真誠、正直、富有同情心,尤其是在真實情況并非如此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更是不可或缺。
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我們人類上千年的進化歷史當中,直到20世紀60年代,專家學者們才開始對肢體語言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直至《身體語言密碼》一書出版,人們才意識到了肢體語言的存在。盡管如此,絕大多數(shù)人仍然認為談話才是我們最主要的溝通方式。其實,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說,談話直到近期才成為我們溝通方式的一部分,而且這種方式主要是用來傳遞事實與數(shù)據(jù)資料。對話,這一溝通方式的產(chǎn)生時間大約是在200萬年至50萬年前,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大腦的體積增大了兩倍。在此之前,肢體語言與咽喉部位發(fā)出的聲音一直都是我們傳遞情感和情緒信息的主要方式。直到現(xiàn)在,肢體語言的這一功能仍然在發(fā)揮作用。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談話上,所以,大多數(shù)人對于肢體語言仍是不甚了解,更別說能夠意識到它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然而,我們的口語表達方式卻常常會在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出肢體語言在溝通中的重要性。以下便是我們常用的一些習慣表達--
Getitoffyourchest.傾吐心聲。
Keepastiffupperlip.堅定不移。
Stayatarm'slength.保持一定距離。
Keepyourchinup.不氣餒。
Shoulderaburden.承擔能力。
Faceuptoit.勇敢面對。
Putyourbestfootforward.全力以赴。
Kissmybutt.巴結我,討好我。
這些習慣表達中,有一些理解起來的確是有些困難,不過一旦理解了他們的含義,你也一定會感到受益匪淺,因為這其中包含了一些能讓你大開眼界的知識。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我們知道,遇到這種情況,要想弄清楚他們所表達的真實含義,方法大致有兩種:要么變換思考問題的角度,要么就從整體把握其意義。不過我相信,當你理解了他們的真實含義之后,其形象的表達方式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終身難忘。
身體語言--比說話更有效的溝通方式
在無聲電影時代,由于肢體語言是大銀幕上惟一的溝通方式,因此,像查理-卓別林這樣的電影演員就成了揣摩并施展肢體語言技巧的先驅。在當時,能否恰到好處地使用各種手勢以及能否巧妙地用身體各部位發(fā)出信號與觀眾交流,就成了評判每位演員演技好壞的標尺。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使人們漸漸地將注意力的焦點從無聲的肢體語言轉移到了演員的對話之上,結果,許多無聲電影演員便因此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逐漸銷聲匿跡。只有那些即擅長對話表演形式,又具備精湛的肢體表演技能的演員,才最終得以在這場電影的大變革中生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