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

大逆轉:大敗局之后的復活密碼 作者:陳潤


中國老百姓對于本土品牌最深刻的印記,莫過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標王之爭”,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一擲千金的豪氣博取滿堂彩是那個年代企業(yè)家們對品牌最生動的理解和詮釋。令人痛惜的是,一敗涂地似乎是所有“標王”難逃的宿命,其中最甚者,非胡志標莫屬。

白巖松曾感慨地說:“一條狗拉到中央電視臺連播30天,都自然會成為一條名狗?!毖胍暣_實是一個善于制造奇跡的舞臺,1996年,胡志標以8200萬元拿下央視天氣預報后5秒鐘的廣告標版,當年產值由2億元躍升至16億元;第二年,他又以億元的標價勝出。從此以后,“標王”成為他名字的前綴。

正是在這種商業(yè)氛圍的烘托下,幾乎所有的中國企業(yè)家都認定了這樣一條真理: 羅馬可以一日建成,夢想可以瞬間實現(xiàn);只要膽子夠大,一夜成名將不費吹灰之力。當所有人都鉚足勁為年底的“標王”爭得頭破血流時,營銷、創(chuàng)新、管理都被拋到九霄云外,一錘子就能砸得盆滿缽滿的買賣,誰還愿意精雕細琢、耐心敲打呢?

變味的秀場終于落幕,英雄不知所終。胡志標出獄后屢次創(chuàng)業(yè),幾經沉浮,卻再也找不回當年在梅地亞中心舍我其誰的霸氣。他不再以“標王”示人,盡管已年過四十,卻言必自謙“小胡”。這種近乎于妄自菲薄的過度低調,對曾經的失敗者而言,或許并非無益。

【敗局回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