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腦白金”迅速積累的資本,史玉柱在2002年通過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股權安排和轉讓,打造出“史玉柱系”公司群,并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領域。不過,與早年倉促上馬巨人治感冒、巨人止咳、巨人抗生素等藥品不同,即便手頭握有貨真價實的制藥企業(yè)華弘藥業(yè),史玉柱也沒有貿然進入藥品市場,而是選擇介于保健品和非處方藥之間的維生素市場。
2001年1月7日,史玉柱注冊成立上海黃金搭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準備進入維生素市場。其實早在1998年,史玉柱在廣州時就曾對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過:“西方國家保健品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倍x擇維生素產品,正是遵循這個思路所作出的選擇。
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當大眾媒體正在為腦白金的功效爭論不休,財經媒體也在為上海華馨和史玉柱的關系冥思苦想時,史玉柱的維生素產品黃金搭檔就已經悄悄地在漳州、襄樊、吉林、威海、綿陽5個城市試銷。到2001年8月,史玉柱重新調整黃金搭檔試銷的布局,開始第二輪試銷。他把目光聚焦在華東的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安徽5省和上海市,以期獲得新的突破。
腦黃金和腦白金雖然曾先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卻因為虛假宣傳廣告和夸大產品療效備受爭議,媒體甚至對這兩款產品的保健作用發(fā)起聲討。史玉柱轉身進入維生素領域,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 第一,維生素是一個大市場。在美國的消費量非常大,市場規(guī)模在百億美元級別,盡管中國人補充維生素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但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維生素市場將具有廣闊的前景。第二,黃金搭檔這種維生素產品與一般的保健品不同,即使銷100年也不會衰退。隨著科學的進步,產品本身也會不斷地更新和調整,但黃金搭檔的牌子可以一直延用,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產品。
既然有了做一個“百年產品”的想法,史玉柱自然會全力以赴,他開始緊鑼密鼓地安排: 同中國營養(yǎng)學會合作,取得黃金搭檔的配方;與瑞士羅氏維生素公司簽署《戰(zhàn)略聯(lián)盟合作協(xié)議書》,由后者供應原料藥;煞費苦心打造“中國人的維生素產品”的概念。在他看來,“黃金搭檔”跟“腦白金”是性能迥異的產品,它沒有腦白金那些遭人質疑的功效宣傳,其配方遵循了“營養(yǎng)素平衡”的原則,全面均衡補充中國人所缺乏的營養(yǎng)素,能充分發(fā)揮營養(yǎng)素的營養(yǎng)效果,可謂“經得起考驗”;而且它是來自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研究成果,不像腦白金那樣“出身可疑”。
羅氏公司是全球維生素工業(yè)的領頭羊,也是黃金搭檔的合作方。據時任羅氏(中國)維生素總監(jiān)的曾偉明介紹,和健特合作打造“黃金搭檔”的形式是: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配方和科研、羅氏公司的原料和工藝、健特藥業(yè)的制造、上海黃金搭檔公司的營銷。引入跨國公司進行合作,也正是史玉柱要“加快中國保健食品市場與國際接軌進程”的一個重大戰(zhàn)略調整。史玉柱當然希望與羅氏維生素公司的合作能為黃金搭檔的銷量帶來突破性的增長。
時任健特藥業(yè)董事長的陳青表示,黃金搭檔上市僅3個月,月銷量已逼近幾大洋品牌維生素。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維生素已經是居家必備的補充食品,但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目前的數據還只是顯示出其未來發(fā)展?jié)摿?。他介紹: 中餐與西餐所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差別很大。中國人缺的,西方人不一定缺,比如維生素A、B2和鈣;西方人缺的,中國人不一定缺,比如銅、磷、鎂。所以,需要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維生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