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也覺得有些傷感,就說:“好吧!那么,可不可以請你再幫我蓋最后一棟房子?”
這名木匠答應了。
不過,因為是最后一棟,他就蓋得馬馬虎虎,甚至有點偷工減料。房子蓋完,他通知老板,正以為沒他的事了,老板卻說:“你等我一下,我要給你一個驚喜。”
沒想到,這時老板拿出一串鑰匙,放在木匠的手心:“這棟房子就是我送給你的退休禮物。”
那木匠一聽,真是悔不當初,想到自己以后要住在這樣的房子里,而且自己又最清楚房子哪一個部分偷工減料了,住起來,日子非常難過。
你一定會說,如果木匠知道這棟房子是自己要住的,他絕對不會草率馬虎。因為,人性是自私的,跟自己有關的事,就會非常認真。
但是,我卻有個不同的看法。
故事里的這個老板與木匠,其實是很多人生活態(tài)度的寫照。
好比說,很多人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很多人想要改善親子、夫妻或是同事之間的關系,但是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忙著上下班,對于溝通這件事得過且過,并沒有特別花時間去經(jīng)營自己的溝通能力。
但是,愿意抽出時間來聽演講或上課的人,表示他們其實是有心人。所以我會跟大家說:我們今天聚在這里,就像是一個蓋房子的工程,如果我們希望未來的工作很成功,人際關系更好,就得靠你現(xiàn)在一磚一瓦打造自己的溝通能力。
另一則小故事是:
沙漠中走著兩個旅行者,一下子刮起了狂風,到處飛沙走石,方向都弄不清楚,他們覺得自己好像迷路了。
走著走著,兩個旅行者都口干舌燥,神志也有點不清了。這時候,他們突然好像聽到了一個聲音說:“你們往這個方向走,不遠處有一個池塘,你們可以在那邊喝水。可是,當你們喝完了水,記得每個人要拿兩塊池塘邊的石頭?!?/p>
他們兩個聽從這個聲音,朝指示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了那個池塘,立刻暢快痛飲了一番。喝完水,其中一個人記得帶了石頭,另外一個人卻一塊都沒帶走。
后來,他們看見遠處有燈火,原來前方是一個村落,于是他們就找了一間客棧投宿。當客棧里的人出來接待這兩個旅行者時,他們碰巧從口袋里拿出了石頭,客棧的人大吃一驚,告訴他們,這是一種很名貴的寶石。
那個沒有帶走石頭的人就很懊惱,自己居然沒聽從神秘聲音的指示;至于另一名旅行者也很懊惱,如果他多帶走幾塊石頭,不就身價百倍了嗎?
我往往通過這個故事,希望他人能從我的談話中,多帶走些“石頭”。不過,能帶走幾塊,就由他們自己來決定了。
不論是贊美、制造懸疑,還是講故事,除了吸引聽眾,當你看到現(xiàn)場的氣氛已經(jīng)帶動起來了,接下來的主要內(nèi)容你就能說得更從容、有自信。
不過,一場演講并不是從你開口的那一刻才開始。事實上,當介紹人提到你的名字,聽眾的目光轉(zhuǎn)移到你身上時,“演講”就開始了。
從你站起來、走到麥克風前、開始說出第一個字時,你的儀態(tài)、表情,都是聽眾注意的焦點。
你想想,如果我走到麥克風前,臉上一直都是緊繃的,直到開口,臉上才有笑容,這就會讓聽眾產(chǎn)生一種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所以,當介紹人一提到你,你就要表現(xiàn)出很開心、很興奮的樣子,聽眾才會覺得,你是很有熱忱地來作這場演講的。
如果你穿著西裝,這時候記得要把外套的扣子扣上。我曾經(jīng)看過很多大集團的董事長上臺講話忘了扣扣子,兩片西裝晃個不停,對聽眾來說,這會是很大的視覺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