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一詞最基本的含義是指物體的表面、例如人們穿的衣服就分里子和面子、還有一種意義則是指某種東西的粉末狀、如白粉面子、煤面子等等。從社會學層面上來說、面子的意思更是層次豐富、內涵龐雜、不僅常常指體面(主要用來形容表面的虛榮、如人們常說的愛面子、留面子、駁面子、看某人的面子等等)、也指人的尊嚴或名聲??梢哉f面子既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又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它被人們掛在嘴上、既成為很多人努力奮斗的目標(比如說掙面子、撐面子、有面子)、又是評判他人的一個軟性指標(比如說有面子的人、被看作有能力、有話語權、能幫忙辦事的人)、還是人際交往的一種工具或手段(給面子、留點面子、看我的面子等等)、成為實際上支配著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guī)則”、以至于給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掃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嚴。概括起來說、面子既是一個人的綜合實力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信用或資本。
有人說、面子觀念早已溶解于中國人的血液、成為中國人性格生存與劃分的DNA;也有人說、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價值觀、也是一種略含荒誕成份的倫理情感。但不管怎么樣、中國人向來很看重面子、很講究面子、確實是一個誰也否定不了的事實。
我們先談談作為面子的三個層次。
第一、作為榮譽與尊嚴的面子?!皹浠钜粚悠ぁ⑷嘶钜粡埬槨?、這是每個成年中國人都熟悉不過的一句話。面子對人來說既然如此重要、當然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替它添光加彩、而決不允許對其貶損毀譽。名聲口碑是面子、權勢地位也是面子、成功是面子、被別人肯定、褒獎也是面子。于陽先生在《江湖中國》中很通俗地講述了尊嚴和面子的關系、他說:“潛移默化地沉積在百姓之間的禮俗制度、即所謂風俗化的儒教、是‘面子’文化誕生的制度背景。這一點、正好是‘尊嚴’演化成‘面子’的邏輯條件。講面子、就是禮教或禮俗制度的尊嚴觀。尊嚴價值一旦進入禮教、或進入禮教遺跡的江湖、便是面子。而面子的價值、一旦走出禮教、進入現(xiàn)代話語、便是尊嚴”。
第二、作為規(guī)矩的面子。中國一向有廟堂、江湖之分。如果說廟堂主要指的是官府、主流社會、傳統(tǒng)文明、精英階層、白道、那么江湖的概念則要寬泛和復雜一點、它既指由俠士演化而來的各種會黨、幫派、山頭、也指廟堂之外的所有階層、甚至包括以各種明里暗里的方式向廟堂的滲透、以及與它發(fā)生的盤根錯節(jié)、千絲萬縷的勾連的關系網(wǎng)??梢赃@樣說、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廟堂與江湖已無明顯的分野、兩者的邊界已經(jīng)模糊化、白道、黑道、灰道、乃至整個社會、統(tǒng)統(tǒng)予以囊括?!叭嗽诮⑸聿挥梢选?、這句話里的江湖、既指官場、也指商場;既指名利場、也指感情場。其外延包括了所有人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里、面子已越來越具有交易工具的功能、那種“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的人、往往就是對面子規(guī)矩心領神會、運用自如的人。
第三、作為資信的面子。早幾年、葛優(yōu)在馮小剛的電影《夜宴》中飾演皇帝、有一句臺詞引發(fā)笑場、那句臺詞是——我泱泱大國、誠信為本。其實、信守契約本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所謂“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但隨著中國社會的江湖化、劣幣驅逐良幣、誠信不如使詐耍賴得好處實惠、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老實人吃虧、契約和法律規(guī)范也就越來越?jīng)]有明顯的約束力。但是、一個社會沒有規(guī)矩是無法想象的、只會加速社會的瓦解與滅亡。但是、不遵守法律規(guī)章、并不意味著不講江湖規(guī)矩、所謂雞有雞道、蛇有蛇路。就像經(jīng)濟學家羅納德·科斯所說:交易費用決定人們對一種制度的選擇。于是便有了人情大于法、面子大于規(guī)章制度的“中國特色”。因為有面子的人等同于有本事的人、可以出面擺平、搞掂很多事、所以、面子大也就等于有了本錢、有了品牌效益、也就有了與人進行資源交換的資本。
面子既然那么重要、那么、什么樣的人最有面子呢?
一般來說、權力大的人比權力小的人有面子。權力是所有人類活動資源的控制者、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也就影響到人們的生存、發(fā)展與生活品質。權力的存在在于行使、它的最大樂趣是指使他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它的運用可以輕意地改變很多東西、所以人們早已習慣了對權力的頂禮膜拜、權力的擁有者當然是最有面子的人。
財富多的人比財富少的有面子。因為財富是稀缺性資源中流通性最強的硬通貨、:錢多的人似乎頭上頂著光環(huán)、總是能夠輕意地獲得別人的信任、好感和羨慕(嫉妒乃至于仇恨只是羨慕的另類表達方式)、面對有錢人的時候、既使不能得到任何實際的好處、人們的臉上總是忍不住掛著獻媚的微笑、表現(xiàn)出面對金錢時的奴性。
名聲大的人比名聲小的人有面子。名聲既是一種生存手段、也是成功的重要標志。和權力、財富一樣、良好的名聲(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旦形成、便成為擁有者可以調配使用的重要資源或無形資產(chǎn)、影視明星是這樣、各行業(yè)的專家學者也是這樣。當社會(尤其是年輕人)普遍追星、領導或出于真心實意或工作需要做秀而公開表達對社會名流的尊重的時候、明星、名流的名聲將越來越大、也將越來越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