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盡信意見不如無意見

18歲以后要上的人生覺醒課 作者:李問渠


作為群居動物,每個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體當中。既然生活在群體當中,那么,周圍人們的意見和看法對你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很多時候,周圍人們的意見和想法對你有著啟發(fā)和幫助作用。但是也有很多時候,周圍人們的意見和想法會動搖你的抱負、意志和決心。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群青蛙在高塔下玩耍,其中一只青蛙建議:“我們一起爬到塔尖上去玩玩吧?!北娗嗤芏己苜澩?,于是它們便聚集在一起相伴著往塔上爬。爬著爬著,有的青蛙便說:“我們這是干嗎呢,又干渴又勞累的,我們費勁爬它干嗎?”大家都覺得它說得有道理,于是青蛙們都停下來了,只剩下一只最小的青蛙還在緩慢地堅持著。不管眾青蛙怎樣在下面鼓鼓噪噪地嘲笑它傻,還是堅持不停地爬。過了很長時間,它終于爬到了塔尖。這時,眾青蛙不再嘲笑它了,而是在內(nèi)心里都很佩服它。等到它下來以后,大家都敬佩得不得了,就上去問它說,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它自己爬上去呢?

答案很是出乎意外:原來這只小青蛙是個聾子。它當時只看到了所有的青蛙都開始行動,但當大家議論的時候它沒聽見,所以它以為大家都在爬,它就單獨在那兒晃晃悠悠不停地爬,最后就成了一個奇跡。

小青蛙聽不見眾青蛙的議論和嘲笑,也就是說,它沒有被群體的意見所左右。然而,假設(shè)小青蛙不是聾子,聽到別人的議論它還會冒著干渴和勞累繼續(xù)往上爬嗎?在別人的嘲笑聲里它還能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目標嗎?

作為一個具有正常思維的人,誰都不會漠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多時候,他人的議論,他人的觀點,他人的態(tài)度都會對自己的心情和行為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比如,賽場上的拉拉隊員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至少也會影響運動員的士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人的意見往往也是我們自己行為的鏡子,我們總是在別人的目光中調(diào)校著自己的人生坐標。

可是,當我們認準了目標并決心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時,就不能太在意別人的說法和看法。如果總是被別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動,如果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目光里,如果缺乏主見,一輩子匍匐在別人的腳下,那我們也許一輩子都將一事無成。

湯姆養(yǎng)了100只鵝。每天他都把鵝帶到外面去放,希望這些鵝長大后能夠賣個好價錢。可是有一天,鵝突然死了20只。于是,他跑到一個牧師那里,說自己的鵝死了,請教該怎樣牧鵝。那位牧師專注地聽完湯姆的敘述,就問道:“你是什么時候放牧的?”

湯姆說:“我每天一大早就去放牧?!?/p>

“哎呀,那純粹是個不吉利的時辰!要下午放牧!”

湯姆很感謝牧師的勸告,高興地回了家??墒侨旌?,他又跑到牧師那里:

“牧師,我的鵝又死了20只?!?/p>

“你是在哪里放牧的?”

“我就在我們家門口的小河的右岸?!?/p>

“哎呀,錯了!要在左岸放牧?!?/p>

過了三天,湯姆再次來到牧師那里,帶著哭腔對牧師說:“牧師,昨天又死了20只鵝?!?/p>

“不會吧,我可憐的孩子。你給它們吃了什么啊?”

“喂了苞谷,苞谷粒。”牧師坐著深思良久,開始發(fā)表見解:“你做錯了,應該把苞谷磨碎喂給鵝吃。苞谷粒太大,鵝消化不了?!?/p>

第三天,湯姆有點不快但又充滿希望地敲開了牧師的房門。

“唔,又碰到什么新問題啦,我的孩子?”牧師得意地問道。

“昨晚又死了20只鵝。”

“沒關(guān)系,告訴我,你的鵝在哪里飲水?”

“當然是在那條小河里?!?/p>

“真是大錯特錯,錯上加錯!不能讓它們飲河水,要給它們喝井水,這樣才有效?!?/p>

當湯姆再次敲開牧師的門進來時,牧師正埋頭讀著一部厚厚的古書。

“向您問好,牧師?!睖穾е鴺O大的尊敬說道。

“上帝把你召到我這兒??矗F(xiàn)在我都在替你的鵝操心。”

湯姆哭著說道:“又死了20只鵝,牧師。我已經(jīng)沒有鵝了,我以后該怎么辦啊?”

牧師長時間地沉默不語。深思許久后,他嘆息道:“我還有幾個忠告沒對你說呢,多可惜??!”

故事里的湯姆由于只聽牧師的意見,自己沒有去思考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導致自己的鵝接二連三地死了。

如果能夠獨立思考、富于主見,而不是事事聽從別人的意見,犯了錯誤、付出代價也是值得的。特別是當我們有了比較新奇的想法,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時,更需要頂著輿論的強大壓力。這時候,如果沒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沒有旁若無人的執(zhí)著,沒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那是無論如何也到達不了理想的彼岸的。

如果說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是愚蠢,那么唯唯諾諾、隨波逐流就是窩囊??v觀中外歷史,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人有主見,處事敢決斷??梢钥隙ǖ卣f,膽小怕事的“鴕鳥人”和人云亦云的“鸚鵡人”永遠都不會獲得成功。

當下的覺醒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沒有做人的原則和主見,就非常容易隨著外在的環(huán)境與自身的欲望而隨波逐流,這樣的人即使空活百年,也無法感受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智者都是心懷主見,在逆境中仍然堅守著內(nèi)心的正義與良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始終不放棄心靈深處的高貴。面對壓力,只有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與主見,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才是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