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shí)候,帶子不覺松了,絕毛光了———這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其它保存這類物品的地方是卷起的長袖子,卷邊帽的帽頂,或者帽子里面的空檔。些許小事,許多中國人也很能找方便,把現(xiàn)錢卷成一根筒插在耳根上。攜帶物品的保除方法,主要是憑藉一根帶子,帶子上系著一個小包,煙袋和煙管,和同樣的物品。如果帶子松開了,物品就會遺失。鑰匙,木梳,和一些古錢,拴在外衣突出的紐扣上,解衣服時(shí)就會提醒注意,防止附帶的東西丟失。
如果對于我們來說,普通中國人的日常服裝是令人不愉快的話,那么他們的睡衣就更不必多加評論了,因?yàn)樗麄兪敲摴庖路?,鉆進(jìn)被窩,就能睡大覺的。無論他或是她,都沒有睡衣。這確實(shí)符合孔夫子的:“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比欢鴵?jù)推測,這段話所說的是孔夫子齋戒時(shí)所穿的袍子,并非普通的睡衣;但是完全可以肯定,現(xiàn)代中國人是不仿效孔夫子穿夜禮服的,如果能夠免除的話,也不齋戒。新生兒的皮膚對溫度的最小變化都異常敏感,然而母親甚至不注意給孩子蓋被,想向人們顯示她的嬰兒時(shí),就把被撩開。憑起碼的判斷就足以想到,這種荒唐做法會使孩子突然受寒,因此,很多中國嬰兒滿月之前就死于驚風(fēng)癥。孩子大一些的時(shí)候,一些地區(qū),用一對沙土袋代替孩子的尿布,單單是這種想法,就足以使外國媽媽溫柔的心中充滿恐怖。附上這種怪異的重物,可憐的孩子首先就固定在一處了,好像“背負(fù)”鉛彈的青蛙。這種習(xí)慣盛行的地區(qū),一般說一個人見識狹小時(shí),就說他還沒脫掉“土褲子”!
中國人對舒適的漠視,跟服裝一樣,在住房中也有所表現(xiàn),為了使這個觀點(diǎn)成立,就必須不考慮窮人的住所,因?yàn)樗麄兊臏惡暇幼?,只要有個住處就遂其所愿了。中國人不注意用樹木給房子遮蔭,而是更喜歡搭席棚。那些不能這樣奢侈的人,應(yīng)該很樂意在院子里種遮蔭的樹木,然而他們不種,卻滿足于種石榴,或其它裝飾性的灌木??崾罴竟?jié),院子里熱得難耐,院主就走到街上坐著,再難以忍受時(shí),就回到自己的房里。一些房子只朝著南邊,入口開一個北門。這樣安排便于通風(fēng),稍許減少伏天的酷熱。若問這樣的方便為什么不大常見,常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沒有北門!”北緯37度以北,中國人一般睡炕,用磚坯壘起,靠炊火燒熱。倘若沒燒火,冰涼的土炕對外國人來說就極難受了。倘若火太大,又會在后半夜驚醒,事情正在忍受燒烤。無論如何,不能通夜保持一個熱度,一家人在炕上縮成一團(tuán)。壘炕的材料帶來的蟲子的騷擾,甚至每年換磚,也無法保險(xiǎn)除掉這些不受歡迎的客人,因?yàn)樗鼈儼迅鞣N住宅的墻壁都占領(lǐ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