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學中,你為別人的付出都是“功德”,諸如布施、援手、放生等。很多信佛的老人也常說“積德”二字,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你“吃了虧”便有人因此而“得利”,你的“虧”就都積成了“功德”,“功德”是因,“福報”是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報應啊!
你付出越多,功德就積累得越多,得到的福報自然也就越多。
不報,索取也沒用,那只能說明你“積”的不多、不夠。
“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得不到。”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中,一點“宿命”的含義都沒有。我倒是認為,它所喻示的正是我們以上所討論的、感動商數(shù)所揭示的、贏得一切的根本法則之所在。
因為感商TQ所提倡的,其實就是先做人后做事,做事即做人。你在做事的同時也在“做好人”,在不斷為別人付出,你付出多少便為你積累多少,這就是“你的”;而如果你在做事的同時也在“做惡人”,在不斷為自己索取,你獲得多少便是你虧欠多少,這就“不是你的”。
如果你以崇高的愿景為前提和方向,不顧個人得失去努力下去,也許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些夢寐以求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都已漸漸向你靠攏過來。
感商不就是提倡“真誠、付出、不索回報”地去等待那自然而然到來的回報嗎?
(六)索取,也有一種境界
索取,不為人接受,其境界的低下我們前面已經(jīng)討論過了。
感商TQ提倡的“真誠、付出、不索回報”的崇高境界,都是針對每個人自己而言的。離開了這個前提,用它去要求別人,就像“你光說,自己怎么不去這樣做”這樣的質(zhì)問,其實質(zhì)也是某種“索取”——你在要求別人如何如何!
可見索取是何等的不得人心。
但是,索取也有一種升華的崇高境界,那就是不為自己而為他人,甚至舍己為人。
張海濤,河南省平頂山市汴城村人,2002年,他被確診患了脊索瘤,2006年,他的病情復發(fā),開始嚴重惡化,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眼巴巴地望著頭頂?shù)奶旎ò?。渾身的疼痛,已?jīng)使他再也沒有力氣做絲毫的動作了,每天的飯食都無力吞咽下去,最多只是喝一小碗面水。
2007年6月,經(jīng)專家再度檢查確診,他患的脊索瘤距離腦干只有2毫米,這么嚴重的病情已經(jīng)無法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