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真誠、付出、不索回報(64)

感動力:贏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張利軍


它們和索取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僅僅是表達某種美好而崇高的愿望,是一種期望或盼望;而索取就是在強求,是通過一定的行為要求對方給予。

表達愿望通常在祥和、融洽的氣氛中友好地進行;索取,常常夾雜著抱怨、質問甚至要挾,并有可能出現尷尬甚至爭吵等局面的發(fā)生。

表達愿望的一方一般姿態(tài)都比較低,都很尊重對方,比如“我真的非常愛你,我一定會讓你幸福,嫁給我吧?!”“我在咱們廠里干了30年,熟悉各個環(huán)節(jié),假如我當這個生產副廠長,我一定會用我的經驗和對咱們廠的感情努力工作,讓我們廠的生產更上新臺階,希望領導能夠考慮一下我的請求?!?/p>

索取時往往居高臨下,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就像“我那么愛你,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為什么還不答應嫁給我?!你到底想讓我怎么樣才肯?”“聽說還有人和我爭這個生產副廠長?我可告訴你,我在咱們廠30年了,哪個崗位沒干過?論資歷、經驗,誰還能超過我?反正這個副廠長我是干定了,要是你們領導這次不讓我上,那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去討個說法。”

很顯然,索取會讓對方感覺被要挾,在心理上產生不舒服。即使情況確實如你所說,也理應答應這件事,但如此索取,也會讓對方感覺是在“被逼無奈”之下的“迫不得已”,其實質是讓對方感覺不到被尊重,即使答應了,也沒有一點兒“成就感”。

這樣一種“出力不討好”的感受,相信沒有人會愿意接受。

所以,要想贏得,就去尊重對方,去真誠地表達出愿望,然后虔誠地等待對方“給予”你。

假如你“得理不饒人”,覺得“順理成章”就該是你的,便“一意孤行”去索取,反而會激起對方的“斗志”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其結果往往讓你得不償失。

被接受從被尊重開始,被尊重從去尊重而來。

(三)索取,往往動機不純

有行動,還要看你的“動機”是否真誠。動機不純,也會有相應的行動,但因為他們只為實現自私的目標而缺乏崇高的愿景,所以,即使是表面的付出,這些人也會因為沒有真誠而不愿意投入太多。因為其目的性太過強烈,他們往往急功近利,最突出的表現便是堅持不了多久就開始“索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