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景的崇高與否,決定著你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采取行動的方向,進而左右你具體采用的手段高尚與否。除非你和任何人不發(fā)生關系就能自己獨立完成,否則,在這背景之下所反應出的行為(只為自己能盡快“爬上去”而不惜一切手段),相信絕大部分人是不會認可和接受的,如此,你又怎樣能贏得你的目標呢?
在目標后面,假如隱藏的是骯臟、卑鄙的愿景,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對此投反對票而不會支持你,那么,你贏得目標成功的概率就會非常小。即使你通過一定手段達成了這目標,你也只是得逞一時不會得勢一生,總有一天你會被識破而“翻船、落馬”。
還是接上例吧,假如你想當公司的總經(jīng)理,愿景卻是絕對負面的。一種可能是,你的目的在過程中就被人們“雪亮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誰又愿意推選、提拔你?你又何來總經(jīng)理可當呢?另一種可能是,你“偽裝”得很好,蒙混過關如愿以償。接下來你便會“原形畢露”,利用各種機會假公濟私、大肆揮霍公司財物,其結果就會如媒體報道的受賄一個億的原蘇州副市長以及河北一地稅局只有小學文化的38歲局長,到北京吸毒、嫖娼被民警抓獲的下場一樣。
正因為如此,他們被繩之以法,連自由都被剝奪了,還談什么其他贏得。
那就是說,感商不高,做人的境界就不高,產生的欲望或愿望就比較自私,目標背后的目的就不高尚,而缺乏崇高愿景的行動不會被人認可和接受,這也就導致你很難贏得目標的實現(xiàn)。
如果追本溯源并就此蓋棺定論推導說,從一開始感商就不高的人,這輩子也就“沒什么指望了”的話,那就又成了一種宿命論。其結果必然導致這些人消極處世、自暴自棄,進而惡性循環(huán),那我們研究、推廣感商TQ還有什么意義呢?
這種想法或結論當然是不對的。
感商TQ完全可以拯救和改變這一切。
正因為感商TQ是贏得一切的根本,所以,這一理論才一直提倡大家去修煉這種境界。你一旦理解了、接受了,進而依照感商TQ的思想去改造和完善自己,并且隨時隨地加以運用,你的命運也會就此改變。
這樣說來,感商TQ理論對任何人都能發(fā)揮作用并幫助他們實現(xiàn)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