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伯嘗到甜頭,又照方拿藥向魏國伸手。魏國看韓國給了,也給了他一塊土地。
知伯這時有點忘乎所以,又再次向趙國提出割地要求。但這次他碰了釘子,趙襄王不答應(yīng)。
這下智伯惱羞成怒,就糾集韓、魏兩家攻打趙國。趙襄王只好退守到晉陽,與智伯抗衡。
兩家打了三年之久。這時有人向趙襄王報糧草告急,情急之下,趙襄王只好派孟談去游說魏、韓兩國。魏國和韓國也認(rèn)為智伯終將是心腹大患,于是同意倒戈。
一天夜里趙襄王出兵,里應(yīng)外合擊敗了智伯,智伯被趙襄王所殺。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兩千多年前,智伯的愚蠢盡遭恥笑。但可悲的是,人們往往謹(jǐn)記“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古訓(xùn),卻會輕易忘記貪得無厭的故事。其實貪心是一種非常負(fù)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tài)。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dāng)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都是為貪得無厭者而設(shè)。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dǎo)和制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yī)學(xué)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從而長期使自己的精神處于緊張狀態(tài)、處于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fù)擔(dān)。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功能的紊亂,造成內(nèi)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復(fù)就曾勸告人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xué)?;蚬镜碾娫挻蛩饺碎L途,多報銷出租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rèn)為,這只是一些細(xì)節(jié)、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guān)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xùn),很值得記取。
除了貪念,嫉妒也是一種負(fù)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tài),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biāo),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里就難過。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