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次崛起:自己人和自己人玩
翻開世界地圖,看看東方,很容易就發(fā)現,原來中國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北方是大漠和戈壁,南方是云貴高原和橫斷山脈,西南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西北是阿爾泰山脈、天山和昆侖山,東邊則是浩瀚的大海,中間是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這就是中國的地理局限。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中國人大多數時候只能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玩。
立鼎青銅
我們的第一次崛起是在青銅時代的周朝。以往,人們總是把秦看成是中國的第一次崛起,其實這是個睜眼瞎的錯誤--秦是完成了大一統(tǒng),但中國的文化奠基儀式卻是在青銅時代,到周朝時周禮基本形成,而百家爭鳴時期則達到一個文化盛世。如果以文化來斷代,那么周禮無疑是第一個崛起的時代,而中國偏偏就是一個依靠文化才生存下來的國家。
中國人的空間
伽利略有一個很著名的試驗設想:"設想把你和你的朋友關在一只大船的艙板下最大的房間里,里面招來一些蚊子、蒼蠅以及諸如此類有翅膀的小昆蟲;再拿一只盛滿水的大桶,里面放一些魚;再把一只瓶子掛起來,讓它可以一滴一滴把水滴出來,滴入下面放著的另一只窄頸瓶子中……只要這運動是勻速的,不在任何方向發(fā)生搖擺,你不能辨別出上述這一切結果有絲毫變化,也不能靠其中的任何一個結果來推斷船是在運動還是靜止不動。這種等價關系產生的原因是,船的運動是船中一切事物也包括空氣在內的所有的,我的意思是假定這些事物都被關在房間里……"
人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所在的地方就是家園。國家也一樣,首先得有一方土地,中國就有這么一個傳統(tǒng)的地域。這個地域的范疇就是大海、高山、沙漠環(huán)繞的一個廣大區(qū)域,東面是大海,西面是阿爾泰山和喜馬拉雅山,北面是戈壁和草原,南面是云貴高原,就是這么一個范圍。而有的家園是開放的,有的家園則是封閉的,就像伽利略設想的船一樣,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
在這個范圍里,從文明出現一直到鴉片戰(zhàn)爭,始終就是中國人自己和自己在玩。這里有一個"中國本部"的問題,也就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所屬土地,這是中國的發(fā)源地。其實很多國家也都有"本部",如俄羅斯的本部就是莫斯科大公國,英國的本部是英格蘭,美國的本部是十三州,德國的本部是普魯士。在這個"本部"之外很多國家都會擴展,這和侵略不是一回事,這是一種歷史的擴展--有的國家的擴展史中充滿了血腥和侵略,比如美國和俄羅斯;有的國家的擴展則是歷史自然的延伸,比如中國。
古代的中國主要是指中原,但這已經是第二次擴展之后的中國,中國最初的本部只有黃河中下游的一塊土地,面積也就大約三四萬平方公里,經過夏商兩代1000多年的緩慢擴展,到了周朝建立之時已經東到大海、西到青藏高原、北到后來的長城一帶、南到廣東廣西,也就是大體相當于北宋時期的地域。
首先從地理入手,是因為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根本生存環(huán)境,同時也就決定了中國有什么樣的矛盾,而這又決定了中國會有些什么樣的文明。也就是說,我是一個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者。
孟德斯鳩、黑格爾、馬克思也都是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者,不過這三者還有分歧。孟德斯鳩用啟蒙思想的原始辦法分析說,地理環(huán)境先決定了人的性格氣質,然后再通過性格氣質決定了這群人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黑格爾是先按照地理類型分為三個地理環(huán)境,即高原草原、大平原、海岸地帶,不同地帶的人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總體來說,黑格爾比孟德斯鳩想得要多、要深;而馬克思,就是把地理環(huán)境當做一個人類生活的要素了。我還是對黑格爾的說法比較贊同,中國有句話叫做"因地制宜",首先就有一個地理條件的限制,這就形成了一個框架,你要發(fā)展,就必須在這個框架內,比如,長城以北是傳統(tǒng)的游牧部落地域,你偏要在這地方發(fā)展農耕文明,那根本不可能;長城以南是傳統(tǒng)的農耕地區(qū),你偏要改造成牧場,那不就是在破壞農業(yè)基礎嗎?
從地理上說,歷史是有宿命論的。
中國為什么形成了單一的農業(yè)經濟?小農思想為什么一直流行?這些都有一個地理元素,其實這和一個世界性問題有著同一個答案,為什么非洲除了埃及以外其他的地區(qū)都長期處在石器時代?為什么西方殖民者抵達美洲的時候,美洲也是處在石器時代,只不過要比非洲的石器時代發(fā)達得多得多,但就是一個輪子也造不出來,為什么?因為地理讓這些地區(qū)相互隔絕,它們在西方人到來之前都處在一個自己的世界里。非洲、美洲資源豐富,競爭程度很低,東方競爭程度和西方差不多,但比較而言,東方是封閉的,西方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開放的競爭進化得更快,封閉的競爭進化得較慢。所以,西方雖然在16世紀時在經濟規(guī)模、帝國規(guī)模、人口規(guī)模上還沒有超過中國,但其競爭的內核早已超過了東方。以計算機作比喻,在16世紀,西方已經是386了,東方還是286;17世紀,西方已經是486了,東方可能還是286;結果18-19世紀西方科學大發(fā)展的時候,西方已經開始進行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結果中國還是286,頂多就是清朝規(guī)模比明朝擴大了些,這個時候當英國艦隊打上門來的時候,勝負豈不是早成定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