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大人不一味地用制止的舉動,阻撓一個用整個身體當眼睛的孩子探視這個世界的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伸最明顯的行為就是翻箱倒柜地找東西,看似就是這么回事。到了大家做活動的時間,伸就是不和大家在一起,他哭著喊著不上樓去做活動,就要留在辦公室里。
伸不上樓,我就想看看他干什么,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于是就沒有干預他去辦公室。伸沒等我陪著他,自己竟直奔辦公室去了,那里有兩組書柜,下面的柜子是老師們放包包的地方。
伸進門就迅速地開始了他的行動,真的像鬼子進了村,飛快而又嫻熟地以流水作業(yè)的方式一一將那四個柜子的門扳開,沒等門乒乓立定,伸就蹲在一個離自己最近的柜子處,把里面能拿出來的東西都掏了出來,鋪在地板上。此時我在他身后也蹲下來,看他干什么,巧合的是,伸正掏的這個柜子就是我的柜子。
我沒有阻撓他的行為,也沒有說不允許的話,看他在做什么,了解之后再看怎么幫助伸。這個時候我看他的動作緩和了下來,還坐在了地上,他習慣性地盤起腿來,仔細研究起那包包里裝著什么東西。當我試圖不讓他再拿另一個柜子里面的東西時,伸立刻抱緊那個柜子的門,變得驚慌失措的樣子,并且速度又快起來。
直到他把四個柜子都看完了,地板已經(jīng)是沒地下腳了,伸才不翻那些東西了,他的表情反而很滿足的樣子,舒服地坐在地上不動了。
怎么辦呢,伸得歸位回去啊,伸倒是不拒絕,但是他歸位的東西只要那柜子的門一開就會翻江倒海地再次倒了出來。于是,我?guī)椭彀褨|西再次收拾好,離開辦公室。
伸對老師柜子的探索不是一次就會夠的,而是,每天都要光顧一次,就連打開柜子的方式次序,都是一模一樣的。為了幫助伸度過這段探尋老師們柜子的時間,我向各位老師講明緣由,請他們將各自的貴重的東西都放回家,并且不要把會導致危險性的東西放在柜子里面,像發(fā)卡之類的,避免伸再次拜訪的時候出現(xiàn)危險情況。
當伸在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時,我要是表現(xiàn)出一點兒不信任或是擔心他把東西弄壞的苗頭,或是言辭,伸都像被暗示了一樣,就好像有人對他說你不要去做破壞它的事情。此時,伸一定會立刻做一個過激的行為,導致的結果正是我所擔憂的。
也正像我們預計的那樣,伸的這個探索,進行了兩個多月,最后,他不再去探望老師的包包了。
我發(fā)現(xiàn),伸并不對那些東西本身感興趣,他就是一件一件地看看而已,也許他在看的時候,已經(jīng)把他想要了解的都了解了,只不過成人不知道他到底了解到了什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