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樸(1)

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 作者:姚敏


人們說,青樸是苦修者的原鄉(xiāng)。

有修行者的地方,就是青樸。

去青樸,本來是想徒步的。既是去往苦修之地,就該放棄現(xiàn)代人對于工具的習(xí)慣性依賴。然而長年城市蝸居的生涯,腿腳和意志都已經(jīng)孱弱,并不敢保證自己能有足夠的體力徒步爬上青樸的群山。

五點多就起床,去青樸的藏民比游客多了許多。也許因為這并不是旅游旺季。鄰座的藏族老阿媽結(jié)著長長的發(fā)辮,瘦削而輪廓分明的臉,眼神格外清冷、沉靜。藏族女子越老越美麗,年輕時節(jié)的青澀褪去后,面容寧和,坦然,從容,不驚不懼,有一種圣女般的光輝煥發(fā)出來。那是用一生的辛勤、沉默、堅韌和堅定不移的信仰,經(jīng)年累月磨礪出來的時光印記。像雪山圣湖之水,一泓如鏡,倒映著高天流云,湛藍,清泠,卻又深不見底。

青樸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那種美,是世外桃源的美。在西藏,常常會覺得心臟脆弱,那不僅僅因為高原氧氣稀薄,藏南谷地,海拔并不是很高。

這是春天。南方草木已經(jīng)蔥蘢,桃花水漲滿河谷。此時在我故鄉(xiāng)溪頭,水底滑溜溜的青苔綠染上了岸邊細(xì)柳。風(fēng)一天天妖嬈,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打翻了金色的顏料桶,潑濺得漫山遍野。一聲驚雷過后,雨一夜一夜落在老屋的青瓦上,落在綠茸茸的草坡上,一畦一畦的豌豆苗很快將山坡的黃土掩蓋得沒了一絲痕跡。而西藏四月,處處還是冰封雪蓋。春風(fēng)自遙遠(yuǎn)的江南跋山涉水而來,一路貪玩,逗留,總要等到南方花事已了,才肯越過巍巍群山,浮光掠影一般,在這里露一下臉。只有青樸的田疇阡陌,此時已是草色青青。與我故鄉(xiāng)美景無二。

青樸有一百零八處修行者的洞穴,散落在整個山麓。蓮花生修行的洞穴就在山頂。一路走走停停,到半山已經(jīng)耗時不少。有時會遇見洞穴門口安詳?shù)拇蜃?,還有簡陋的起居用具。似乎他們一直就住在那里。

那些洞穴并無出奇之處,大多窄小僅能容身。在我故鄉(xiāng),冬天用于貯藏紅薯的地窖也比它們寬敞暖和。無法想象,修行者是如何能夠長年累月住下來的。也許真正的修行者,在天地之間,早已渾然忘我,靈魂在如此鐘靈毓秀的山川之間徜徉,肉身所處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視而不見。

去往山頂蓮花生修行的山洞扎瑪格倉的路上,一位老阿媽費勁地磕著等身長頭前行,我看見她長長的發(fā)辮灰白枯槁,如同道旁樹上的枯枝,每當(dāng)她俯下身去,灰白的辮子就從背上拖到地上,沾上一粒粒的草籽和敗葉。她艱難地起身時,我本想扶她一下,她卻側(cè)身為我讓路,笑容滿面,目光清亮。

青樸有一種力量。那是青樸的山川給予修行者的,也是修行者給予青樸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