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現(xiàn)在的北京才有那么多“駐京辦”,其實明清兩朝隨著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各地也開始在京城設立“駐京辦”。但古人比較聰明,不是各地政府在北京設立“駐京辦”,而是由各地的商會或者是在京的老鄉(xiāng)出資在京城設立“駐京辦”,所以當時的“駐京辦”叫“會館”。
曾國藩是湖南人,他住的就是長沙會館。
當時的會館當然有幫著地方官員在京打探消息的職責,但更重要的功能是接待并接濟來京辦事的同鄉(xiāng)。這一點可比現(xiàn)在的“駐京辦”強,現(xiàn)在“駐京辦”成衙門了,只接待官員。要知道中國人講究鄉(xiāng)誼,“親不親,故鄉(xiāng)人”,所以當時的會館對同鄉(xiāng)那是非常好的,要是你實在不富裕,會館的住宿費用就很低。所以農(nóng)家子弟出身的曾國藩,一向勤儉節(jié)約慣了,想想到了北京還是省著點吧,所以他就住進了長沙會館。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他住了半年后,在耗掉了一半花費后,他勢在必得的會試考試給了他當頭一棒——
他,沒考上。
按理說,會試考試至少要三年一次,輪一回很漫長。但曾國藩還就運氣不錯,恰巧碰上皇太后的六十大壽,照例增加恩科一次,也就是第二年多給一次會試考試的機會。這一下曾國藩鉚足了勁兒一定要考上,所以他也不回家了,還窩在長沙會館里準備考試。
就這樣,他人生地不熟地在北京又住了一年。要知道他帶來的錢,除去來回的路費,本來只是夠半年用的。這下好,計劃不如變化快,他硬是用半年的生活費支撐了一年半,這要是沒點艱苦樸素的韌勁兒,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因為生活費不夠用啊,所以曾國藩這一年的日子過得可不容易,幸好他住長沙會館,要不根本撐不了那么長時間。終于又等了一年,又等到會試的機會了,曾國藩心想這下肯定要苦盡甘來了,要不老天爺干嘛把我留北京留一年??!所以他覺得苦也受過了,難也受過了,會試再一開,好運自然來,這一年就算沒白熬。
可令人失望的是——
他,又落榜了。
連考了兩回了,說起來他曾國藩也算是個復讀生了,連遭兩次打擊,而且這時候也花光了所有的錢,窮得一文不名,要換了別人,肯定痛苦得不行。可曾國藩呢?
痛,并快樂著!
他還就跟一般人不一樣,眼看著下一次會試還要等幾年,他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家,居然興致勃勃地去云游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