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曹操不能不說到諸葛亮。
嚴格說來,曹操與諸葛亮并不屬于一個時代的人:曹操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都是在東漢末年;而諸葛亮其主要之政治、軍事活動都是在三國分治年間。二人交錯銜接不過十二年,當然,這里指的是政治及軍事交往銜接。
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要遠超任何一位皇帝!
這里所說的歷史是包括正史、野史、戲說、口頭文學,尤其是人民心中的歷史。
不是托大武斷給諸葛定位,而是經(jīng)過細心對比研究之后得出的結論。
個人認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應該從兩個方面選取丈量的尺子,一是該人對當時歷史進程的影響;二是對后世之道德取向所起的作用。
詳細描述諸葛亮,那是另外一本書的事,只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地來簡單敘述一下這位千古奇人!
從軍事上來評價諸葛亮的話,公正地說,成就不如劉備,更難比曹操。荊州也好,益州也罷,就連漢中郡,都是經(jīng)劉備一手打下來的,諸葛亮雖不無功勞,但絕非如《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替劉備指點江山,具體指揮,神鬼莫測,絕代超人。
但諸葛亮在戰(zhàn)略范疇的造詣是劉備、曹操、孫權等人所比不了的,這對于劉備來說,恰彌補了他的弱項。具體事實容后述。
當然,在戰(zhàn)術方面,諸葛亮也是把高手,甚至稱為大師也不為過,避免本文跑題太遠,不舉戰(zhàn)例了,只說一句:能讓敵人都由衷佩服的人!誰能否認其大師地位—《三國志?諸葛亮傳》載:……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司馬懿)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主要的功績在政務治理方面:以西蜀之偏遠一州加數(shù)郡一隅微地,對已霸九州外加半個荊州的魏國,竟在有生之年,一直處于戰(zhàn)略攻勢態(tài)勢,應該算是“窮兵黷武”了吧?可西蜀百姓并沒有怨苦連天,相反在其身后自發(fā)建廟祭祀,懷念之俗至今尚存,大家想:千古能有幾人?
這絕不是朝廷號召的原因,事實上西蜀的二代皇帝劉禪還是壓制了蜀國百姓近三十年才允許為諸葛立祠紀念。凡是朝廷樹立的各類典型,都是撐不了幾年的,那光環(huán)的內(nèi)圈是權力,政權一更迭,光環(huán)即散。
諸葛亮能得后世無數(shù)人們敬仰,絕非有人把他貼金供上神壇,是其一生行為應得之延續(xù)。
諸葛亮這個一千八百年的偶像可不是混來的,稍舉幾個關鍵詞就可以概括之一二:
位高廉而不貪—環(huán)顧上下左右,不可貴嗎?
權重不謀私利—細察古今中外,不罕見嗎?
勤從政鞠躬盡瘁—感動多少代人!有異議者嗎?
大丈夫富貴不淫—并非官方宣傳!有何男做到?
《三國志》撰稿人陳壽之父受過諸葛亮懲戒,為諸葛亮的死敵,在撰史時也由衷地對其評價: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換成現(xiàn)代語言就是:
諸葛亮同志是名偉大的執(zhí)政為民主義實干家,畢生忠于“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鋼鐵誓言,任職丞相期間,堅決貫徹“以法治國”的正確方針;管理干部隊伍從嚴,對待同志真誠,處理政務公道;對作出了成績的同志就是仇人也必定嘉獎,對待貪賄瀆職的犯法官員雖是近親也決不放過。
嚴格執(zhí)行我朝的執(zhí)法理念;對好人好事哪怕一點一滴能予與表彰,對壞人壞事能明察秋毫施以懲罰;處理事務開誠布公,驅(qū)惡揚善標本兼顧。
從不追求“面子工程”,政績卓然拒絕浮夸;因此舉國上下,熱愛發(fā)自心底;執(zhí)法雖一貫嚴峻卻沒有一個埋怨的,預防工作總是做在事故苗頭的前面,思想教育更是做得細致入微,人民的覺悟得到了不是普遍的提高,而是相當普遍的提高!就是古代明相也難比其豐功偉績,不愧人民的好丞相!
大家看:這豈不是為人之楷模,從政者典范?
可惜羅貫中老先生對其愛之過頭了,粉飾太厚反掩其光澤;
現(xiàn)代之品史大師又純以己之心度先賢,賦予了過濃的商業(yè)成分,諸葛亮沒那么多銅臭氣;
盲目的諸葛“粉絲”又偏執(zhí)于把諸葛亮拜成神仙—愛之過便適得其反,現(xiàn)實即有例子,逼死老爹的精神病都有;更有不少人愛把周公與諸葛類比,那才是風馬牛不相及呢!把一棵西周的墻頭草與三國時代泰山頂上一青松相較,既沒長眼,也沒長心!
在這里順筆帶出的諸葛亮卻沒有坐在神壇上,也沒有蹲在糞坑里,是據(jù)史料剪輯出的一個普通人諸葛亮,一個活生生的生活在東漢的諸葛亮,后期叱咤風云的諸葛亮不屬曹操文范圍,恕不在本文續(xù)寫。
現(xiàn)在的諸葛亮只是一個避戰(zhàn)亂于荊州的山東人,一個與官府有親戚關系的農(nóng)民,一個愛讀書卻不愛生啃書本的書生,一個愛交朋友卻又自傲無比的年輕人,一個身居斗室卻關注國家大事的“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