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五代時期,收認養(yǎng)子,是極為盛行的一種社會風氣。它起源于私兵招募制。當時的藩鎮(zhèn)軍將,為了立功名,位將相,取天下,爭相收認義子,與驍勇善戰(zhàn)的部屬結(jié)成死黨,號稱“義兒軍”?!缎挛宕贰窞榱朔从尺@種“以利合而相資”的社會現(xiàn)象,專門設(shè)有《義兒傳》。
楊行密將李帶回揚州之后,遭到了親生諸子的激烈反對。他們都嫌李出身低賤,有辱正在發(fā)跡的楊家門風,不屑與他以兄弟相稱。楊行密迫于府內(nèi)不容,只好忍痛割愛,將他推薦給部將徐溫。
徐溫是一個俠肝義膽的草莽豪杰,在唐末亂世,冒著生命危險,靠武裝販鹽為生。因為在封建時代,煮鹽販鹽,向為官府壟斷,平民不得問津,違者要坐牢斬首,所以販鹽者多是鋌而走險的強人。徐溫后來敢于追隨楊行密起兵,成為“黑云長劍”軍的風云人物之一,便與這段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是楊氏部將中的佼佼者。當初追隨楊行密攻破宣州(治宣城,今安徽宣城)后,楊氏手下諸將忙于搶掠金銀財帛,惟獨徐溫帶兵把守糧倉,賑濟饑民,為楊氏得民占地立下了汗馬功勞。楊行密由此對徐溫更加信任和器重,兩人遂結(jié)成莫逆之交。所以,當楊行密要徐溫將李收為養(yǎng)子,徐溫欣然從命。于是,李從此改姓為徐,名知誥。
徐知誥到徐府生活伊始,就深得義父義母的鐘愛。他恪守子道,孝敬徐溫夫婦勝似生身父母,朝夕起居,承顏侍膳,俯躬迎奉,事事細致周到,處處溫順恭謹。紓紡矠他那超群的智慧和才華也隨之脫穎而出。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方面,不僅與尋常百姓家的同齡少年相比出類拔萃,就連徐氏子弟,也個個望塵莫及。徐知誥九歲那年的一天黃昏,徐溫在書房里令其取火掌燈,他靈機一動,借物抒懷,用手舉著燈盞,望著燃燒的燈芯,邊向書案走動,邊自言自語地吟出四句詠燈詩:
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
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樽前不盡心?
深諳世故、老成持重的徐溫,馬上覺察到這是一首語義雙關(guān)的詠物詩,內(nèi)中蘊含著令人深思的哲理,尤其是后兩句更有弦外之音。他的心不禁為之一怔,又驚又喜,暗暗想到:“好個機靈鬼,這是向我傾訴他遭遇的酸楚,也是埋怨我沒有對他栽培重用??!”當時,出于主人兼養(yǎng)父的矜持,徐溫在養(yǎng)子徐知誥面前未動聲色,可內(nèi)心卻產(chǎn)生了日后定要對他特殊關(guān)注的念頭。
徐知誥對徐溫終日俯首帖耳,竭盡孝道。有一次,他隨徐溫出行,途中,徐溫突然想起一樁苦惱的事,心煩意亂,操起手杖便拿徐知誥出氣,將他厲聲斥退。待到徐溫乘車回府,遠遠就看見徐知誥跪在門前迎候。徐溫下車驚問:“你為什么跪在這里?”徐知誥哭著回答:“兒在這里等著向您請罪。適才父親發(fā)怒,要兒離開,兒不敢有違父命,只好先回家中恭候。”徐溫聽了徐知誥的答話,內(nèi)心深受感動,伸手將徐知誥扶起,從此以后對他更加疼愛。
徐知誥在徐府逐漸長大,徐溫見他日益通達事理,便在一天當眾交代:“從現(xiàn)在開始,全府家務(wù)交給知誥全權(quán)處理,各房男女老少都要聽從他的領(lǐng)導?!憋@然,徐溫是想借機鍛煉考驗徐知誥的辦事能力。因為在宗法社會里,治家與治國是相通的。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只有治好家才能治好國。徐知誥明知這樁差事復雜棘手,卻知難而上,勇挑重擔。雖然說是總管徐府家務(wù),然而,要真正管好這個人口上百、頭緒繁多的將門之家也確非易事??墒切熘a偏偏在料理如此繁雜的家務(wù)中,得到了全府上下的首肯。管家有方的徐知誥,把府中方方面面安排得有條不紊,從婚喪祭祀、迎賓宴客到租息俸祿收存、錢糧布帛支出,無不得心應手。其中,盡管另設(shè)專人各司其職,但他對各項活動的籌劃落實、支費存留都親自督辦。就連通常使管家感到最費腦汁的眷屬衣食住行,也因調(diào)配得當而使府內(nèi)女眷皆大歡喜,沒因分配中的差次有等發(fā)生吵鬧爭斗。每遇徐溫查問任何一筆花銷,徐知誥都成竹在胸,對答如流。不過三年五載,徐知誥便在偌大的徐府中成了眾人刮目相看、交口稱贊的人物。紓紥矠但是,徐知誥對此并不滿足,于管家之外,還忙中偷閑讀書習字、操練騎射,立志將來能有更大作為。為此,他親筆書錄一個條幅懸掛在居室里,作為座右銘激勵自己,這便是他十歲時的詩作《詠新竹》中的一聯(lián):
棲鳳枝梢猶軟弱,
化龍形狀已依稀。
斗轉(zhuǎn)星移,韶光荏苒。徐知誥走出了少年時代以后,很快就出息成一個精明干練的青年,并由徐溫作主,與前升州刺史王戎的女兒結(jié)發(fā)為妻建立了家室。盡管他已長大成人,但對養(yǎng)父養(yǎng)母仍像少年時代那樣恭順孝敬,每日晨昏,定時請安。在徐知誥的影響和帶動下,性情溫順的王氏對公婆也竭盡孝道。倘遇二老身體不適,他們更是關(guān)懷備至。夫妻二人通宵達旦,衣不解帶,躬侍左右。一次,徐溫患了重病,多日臥床不起,他的六個親生兒子互相推諉,誰都不愿留在病榻旁守護。只有徐知誥和妻子王氏日以繼夜,悉心護理,親自煎湯喂藥,按時倒洗痰盂便盆。有時徐溫從昏睡中醒來,聽到床帳外面有人輕輕走動,便用微弱的聲音問道,“何人守候在我的身邊?”徐知誥夫婦聞聲則連忙回答:“小兒知誥?!薄皟合蓖跏??!毙鞙芈牶笾苌頍嵫序v,心潮起伏長久不能入睡。時近半年,徐溫大病痊愈,王氏卻因日夜操勞過度,大病臥床,診治無效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