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菲特計劃 (一)(1)

巴菲特計劃 作者:(美)拉爾夫·納德


在毗鄰夏威夷蔚藍海岸的一面峭壁上,一座中世紀風格的古堡俯瞰著阿萊奴海峽。古堡中,17位億萬富翁此刻正悠閑地坐在寬敞的陽臺上,眺望著毛伊島四周郁郁蔥蔥的海岸和遠處廣袤無垠的太平洋。其實,他們只有三個共同點:都上了年紀、且富得流油,都絕非仁慈之輩,而最后一點才是關鍵——他們決心一定要改變點什么!

這次聚會是由“最大的”富翁沃倫·巴菲特發(fā)起的。為了能讓大家共享在2006年1月的這個周末聚會,沃倫租下了這整個豪華的賓館。所有與會的富豪,有的彼此熟悉,有的僅僅彼此耳聞而已。此前,精明的沃倫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給大家發(fā)了一份小冊子,對各自的專業(yè)和生平都一一作了介紹,從而填補彼此間的鴻溝。

西太平洋的落日余暉令嘉賓們激賞不已,大家高談闊論著,愜意地啜飲著各自最愛的飲品。這時,沃倫站起身來:“先生們,我真不想打擾大家欣賞美景的這份閑情逸致,但我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說完領著眾人來到樓下一個寬敞豪華的大廳,安排大家在一張大小適中的圓桌前坐定。

沃倫態(tài)度嚴肅、神情莊重地開口說道:“各位朋友,我們之所以會走到一起來,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預感,那就是,全球性的厄運正日益逼近。世界變得不正常了,它正在失去控制。地球上的居民開始容忍貪婪,容忍權力,容忍愚昧,容忍財富,容忍科技,容忍宗教,卻開始藐視現(xiàn)實,否定能力。我們都有資本家的背景,因而都不會輕易地受財閥集團的蒙騙,不會輕易地相信他們所謂自我操縱經(jīng)濟指標的鬼話。在座各位均熟諳財富是如何完成積累、如何得以確定,以及如何走向集中、如何分化層次的奧密。毋庸諱言,我們首富階層450個人所占有的財富相當于30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人口所擁有財富的總和。”

“我們對各種不祥的危機已深有體會,它既有眼前的,也有未來的。地球的環(huán)境十分脆弱,正在受到嚴重的破壞。地球上到處是毒氣,到處受侵蝕,氣溫不斷上升。面對為了短期利潤而開發(fā)的基因工程,地球顯得那么脆弱,簡直不堪一擊。病毒和細菌很容易增加導致致命的基因突變的壓力。武器泛濫成災,隨時可見,隨處可得。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地使人變得非人化。作為物種之一,我們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可對于發(fā)生在我們自身、發(fā)生在我們的世界、發(fā)生在陸地海洋天空的許許多多的事情卻了解得越來越少。我們想出了各種招式試圖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但是見效太慢,應用太濫,即使在一些最基本的層面,比如消滅赤貧、改善公共衛(wèi)生等,都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改觀?,F(xiàn)在,我們的工具比任何時代都要先進都要強大,因為我們積累了彈性資本,開發(fā)了大量戰(zhàn)勝困難的科學技術。過去從未有過這么好的機遇讓我們能夠實現(xiàn)變革?!?/p>

“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我必須告訴大家,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不是一年前的我了。我一直在思考,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用自己的資本、信譽和希望,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做點什么。我一直被世人看成是投資界的“大爆炸”,所以我現(xiàn)在決不想成為一枚啞炮。我曾打算繼續(xù)增加我地產(chǎn)的價值,打算我死后人們用它來創(chuàng)辦一個大型的慈善基金會。但是現(xiàn)在我覺得那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一個能讓自己繼續(xù)風光、繼續(xù)大出風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卻逃避對他人擔負責任的借口。而且,為什么要靠沾沾自喜的基金會呢,既然它將耗費數(shù)萬億美元卻很少帶來革新?為什么要把它饋贈給那些缺乏想像力的人呢?我要著手設計并實現(xiàn)一個宏偉的藍圖,我現(xiàn)在就要開始行動,和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人才一塊行動!想必大家在腦海里也激起了和我同樣的感受吧。這,就是我向在座各位發(fā)出呼吁的原因所在?!?/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