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思維訓(xùn)練(2)

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思維力和表達力 作者:林格


問題:館長從哪里看出來是假的?

答案:“公元”這個概念當(dāng)時不可能有。

分析:通常人們很容易想到館長利用高深的考古知識辨出真假。其實只要稍微有一些常識,就知道是假的。

8一張桌子4個角。

問題:拿斧頭齊齊地砍掉一個角,桌子還剩幾個角?

答案:5個角。

分析:打破慣性思維。被砍掉角的地方形成了兩個新的角。

9如果煮一個雞蛋需要3分鐘。

問題:現(xiàn)在要煮7個雞蛋需要幾分鐘?

答案:3分鐘。

分析:打破慣性思維,即把7個雞蛋放在同一個鍋中煮。

10要求把100塊蛋糕分放在12個盤子里,且每個盤子里的數(shù)字中須有一個“3”。

問題:如何分放?

答案:在其中3個盤子里各放13塊,8個盤子里各放3塊,剩下1個盤子里放37塊。

分析:這是思維方向靈活轉(zhuǎn)換的問題。一般思維容易集中在個位是3的數(shù),注意到12個3相加其個位不是3時,必須轉(zhuǎn)換思維,注意十位數(shù)是3的數(shù)字。

11頭朝東,尾朝西。現(xiàn)在我們說說馬。一匹馬走出馬圈,先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長嘶一聲,然后掉頭飛奔了一會兒又向左轉(zhuǎn)變飛奔,繼而又向右轉(zhuǎn)彎飛奔,繼而原地打了個滾,接著抖動身上的草,開始低頭吃起草來。

問題:現(xiàn)在這匹馬的尾巴朝著哪個方向?

答案:朝著地下。

分析:這道題考察思維方向的靈活轉(zhuǎn)換。題干第一句話就使人產(chǎn)生一個思維方向:動物的尾巴有方向。而接下來的敘述,更加劇了思維的單一方向性。

12問題:哪兩個相接續(xù)的月份都是31天?

答案:7月和8月;12月和1月。

分析:人們大多習(xí)慣把1月當(dāng)做一年的開始,把12月當(dāng)做一年的終了,從而加強了思維力的單一選擇性。

13有個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手表掉進了裝滿咖啡的杯子里。他急忙伸手從杯子中取出手表??墒?,他的手指和手表都沒有濕。

問題:這可能嗎?

答案:可能??Х仁枪腆w粉末。

分析:人們?nèi)菀琢?xí)慣想到咖啡是一種液體飲料。尤其用“杯子”裝的,這種“話題預(yù)設(shè)”無形中會助長習(xí)慣性思維。

14兩個人想過同一條河,只在岸邊找到一條一次只能乘載一人的小船。這兩個人高興地打了聲招呼,就都順利地渡過了河。

問題:他倆是怎樣渡過這條河的?

答案:兩個人分別處于河的兩岸,只要岸邊有船的這個人先過河,就可以了。

分析:第一句話很容易使人認(rèn)為兩個人處于河的同一側(cè),先入為主將思路放在兩個人如何用只能載一個人的小船過河上面。

15有一天晚上,有個人正在讀一本書。此時,突然停電了,房間時一片漆黑,但這個人仍然讀得津津有味。

問題:這個人有夜視的特異功能嗎?

答案:沒有。這個人是一位盲人,他正在用手“讀”一本盲文書。

    分析:也許這個人的確有特異功能,但這種發(fā)散的思維仍然沒有跳出“讀書必用眼睛來看”的習(xí)慣性思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