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篇(31)

影響孩子一生的50種習慣 作者:劉艷霞


4.提供動腦、動手的機會。根據(jù)孩子模仿性強、愛動的特點,讓他們充分利用手邊的工具,運用各種感官,自己觀察,自己動手操作,體驗一種自我成就感。

5.幫助孩子記錄成長匯報,讓孩子把短時間內(nèi)的收獲都編錄在自己設計的成長匯報上,以表格形式列出自己一周的學習內(nèi)容。這樣,就能夠讓孩子一眼就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夠增加自信心,并對今后的學習充滿期待。

育子必讀:求知欲的故事

辛格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國化學家,他曾發(fā)明了 分配色譜法 和 紙色譜法 。

辛格出生在英國的一戶小康人家,父母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對孩子要求很嚴。辛格家的附近有一片美麗的海灘,他的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

傍晚時分,辛格的父母帶著他和兩個妹妹來到這里,飽覽這迷人的景色。但辛格對這些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他被那些文人學士們的有趣話題吸引住了。他聽得津津有味,似乎要把每句話,每個字都記在心中。不僅如此,他還不時地向?qū)W士們提出種種問題。這些文人學士對他敏捷的思維和智力,無不表示驚訝。因此,總是耐心地給他以滿意的回答。就這樣,廣闊的海灘竟成為辛格求知的第一所學校。大人們用通俗的語言、形像的比喻把自然界中發(fā)生的各種奇妙的現(xiàn)象解釋給他聽。

正因為辛格童年時代強烈的求知欲望,成了他在科學道路上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良好開端。15歲那年,辛格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溫徹斯特學校。這所學校歷史悠久,并且只招收男孩子,還重視基礎(chǔ)學科的學習,許多名人學士親自登臺授課。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使辛格如魚得水,他像海綿一樣貪婪地吸吮著一切,用知識豐富著自己的頭腦。在學習上,他刻苦認真,不允許自己對知識有絲毫的模棱兩可。他對每一條定理,每一個定律都要反復論證,直到完全理解為止。為了鞏固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他常常放棄休息時間,去演算大量的練習題。

正是這種旺盛的求知欲使得辛格后來取得了傲人的成就,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孩子,我要對你說

1.求知欲、好奇心是人類永恒的、不可改變的特性。

2.課堂是點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

3.只有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憑借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在學習競爭中獲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